釀 熱門 蔡曉松 2025.09.09 從《26 年》看光州民主化運動:類型框架下的歷史記憶敘述 韓國電影在表現歷史題材時,不畏將其通俗化的嘗試,不論是《華麗的假期》以愛情喜劇為包裝,並在血腥的武裝抗爭現場回歸小人物本色;抑或《亂世狂愛》發展傳統的悲戀框架,透過倒敘結構安排男主角回望無法倒轉的理想與愛情;《26 年》同樣沒有寫實主義的包袱,誠實地接受類型元素的官能刺激,並在虛構故事中發展主題。 Jesse 2025.06.12 【2025 安錫現場直擊】影展盛大開幕,世界動畫之都再迎創意高峰 不同於坎城影展的雍容莊嚴,安錫的觀眾更為熱情活潑,進場後紛紛忙著找材料折紙,認真發揚安錫的不成文傳統:朝銀幕投射紙飛機,為影片放映獻上祝福。在銀幕亮起之前,口哨聲、動物叫聲此起彼落,整個影院彷彿成了水族館,上百條「魚」齊力用嘴巴張力發出啵啵聲,召喚動畫顯靈。 文字裡的貓 2025.09.24 妳是我的摯友,我的愛人,亦是《我的母親》──阿莫多瓦電影中女/性的愛戀與永恆 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的電影所創造出的陰性影像世界,是在一片鮮豔到氾濫的色彩中,敘述一段八點檔般的劇情,煽動觀者的情感,從中聚焦母親、女人、同志族群與性的千姿百態,以迎向存在的主體性,透過出格、叛逆的非典型形象,刺向社會的私密角落,將暗瘡用力撕開,再公諸於世。 趙鐸 2025.09.11 沉浸/沒於聲濤中的歷史記憶: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及《沉沒的聲音》演出 作為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的其中一個線下計畫,「沉默的聲音」不只運用混合實境、多人連線與混音控盤等技術,來將水下考古中知識生產中的美學原則放入前景。科學圖像作為引發科學實踐而非讓人停留玩味的媒介,呼應著「虛擬實境」介於操作執行與觀看之間的性質,叩問著傳統觀影習慣在數位科技的環伺下如何誕生出新的未來。 顏采葳 2025.09.25 從《慾望法則》到《壞教慾》:阿莫多瓦,慾望不滅,創作不死 在阿莫多瓦的鏡頭底下,暴力、亂倫、犯罪處處可見,更充斥著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違反道德的荒謬情節。只不過,他的視野裡總留有一塊淨土,以裝載各種可能的奇想——可能性是無需標準或解答的——所以看他的電影,我們鮮少因為人性而感到失望,不善/不美都只是華服般的標籤,那只是被語言賦予的形容,而非卸不下的原罪。 陳沅綦 2025.10.18 《一戰再戰》:革命萬歲,造反有理 這或許是安德森至今最具娛樂性,同時也最具冒險精神的電影,將其過往創作的風格與主題重新聚攏──家庭悲喜劇與政治寓言、史詩的格局與詩的凝視──觀眾既能在其中感受感官的狂熱,也能在影像的縫隙間,聽見歷史的迴聲,《一戰再戰》最終凝成一部寓言,既不歌頌,也不審判,只以影像的形式追問:我們如何繼續相信? 1 ...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