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好夢 夜不寐,遂做起夢來。拍片是好夢,寫字則不然,但繼續寫,才不至於窒息。「在這裡,一顆自由的心及敏銳的感覺,要比聰明更為重要。」影評、散文、影像:@huangsea_film,合作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常用的標籤 #2022金馬獎 #影評 #釀影評 #釀電影 #金馬獎 2022.11.22 菜鳥老爸,專業賭徒──記在《神人之家》之後 父親熱愛香港電影,像賭神一樣賭博,那種貪婪逐漸讓他心裡的野獸滋長,讓他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成為了一頭野獸。輸錢的父親總是喝酒,他會在酒裡放進白色藥丸,安穩地睡上好長一段時間,父親鼾聲如雷,酒裡糖衣剝離,母親的眼水流成河海,藥丸在酒裡吐泡,全家人像是一起溺水,我和母親沉到最底,想求救,父親卻看不見。 2022.10.27 願溪河袂焦、聽海湧的聲──記在《流麻溝十五號》與《無法離開的人》之後 上大學後,才開始接觸真正的台灣歷史,碰觸到那些被惡意抹煞掉的歷史,走進那間被燒毀的編輯室、行過所有已被遺忘的不義遺址,我開始感覺到更龐大的憤怒,那是出自於身體裡、靈魂裡、記憶裡的,永遠渴望自由,並且維護自由的憤怒。 2022.10.20 《流浪者之歌》:夢遊後的荒涼手記 當天地為家,就朗誦一首屬於萬物的詩,將太陽化作渴愛的人,將風當作舞伴,就在花紋繁複的方布上跳舞,讓乞討的飯碗成為敲響城市的鑼鼓。即使城市是滂沱的,但仍然做夢,因為,他們真正的自由從來就不是身體上的流離失所,而是在夢裡,在他們少數得以平等地擁有一切時,在睡去以後的迷離夢境。 2022.09.03 國家影視聽中心九月放送單元|大夢之後,再跳起舞──《夢想之地》、《別告訴她》、《草原上,我們開始跳舞》、《夢洄》 九月份,影視聽中心以「異鄉人」為題,將各自敘事背景相異的電影放置於影格之中,試圖從中覓得這些身心靈無處安放,不知何以為家的人們,對於安身的共同叩問。 2022.07.19 永遠是少年──《少年吔,安啦!》與我父 正如電影中所言「學流氓要學做人」,有記憶以來的父親像是地方上的角頭,總和一群朋友待在辦公室裡熱鬧泡茶,看似虛度終日,但小至巷口土地公廟的風災後重建,大到村裡幾年一次的大熱鬧,莊仔內大小事似乎總有父親的局。母親總是怨嘆父親待朋友比家人還好,多年來仍持續接濟不斷吸安入獄的朋友,甚或借錢給朋友壞了家裡經濟 2022.06.30 影視聽中心 2022「法國經典影展」:擁抱自由,擁抱愛 想起自由的模糊形狀,亦想起這次「法國經典影展」中的百態之美,透過這次空前的策展,有幸讓身在此刻的我們得以從銀幕裡回望那個自由年代,那些沒有情節、邏輯,無法被定義,甚至是無法看懂的電影,都真真實實地代表風起雲湧的電影里程碑──是餘暉底下的金黃色巴黎、波光粼粼的塞納河、以及迷離在浮世裡的眾生魅影。 2022.06.22 當孤獨的人成為床頭的燈──莫子儀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2022.06.09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看見──專訪 TIDF 2022 評審奚浩 過往總需往返異地、通車開會的奚浩,生活也因疫情而多有影響,所幸他的工作正是他的興趣──讀書、看電影是年輕時所培養的興趣,開始工作後,休閒活動也多半圍繞著這兩件事,工作與休閒並存的同時,累一點也並不感到壓力,奚浩只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