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搜尋

登入

訂閱方案

×
  • Follow Us On

  • TOP

搜尋結果

共有 56 筆,關於 高達 的結果

文章

標籤

Profile photo ofmenghan16@gmail.com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4.09.11

那把高達對準自己的槍──《男性,女性》中的焦慮、無解與依舊浪漫

這一回,高達的槍沒指向螢幕前的我,反而對準他自己,用影像處決自己,這樣激進的高達,竟同時也能讓保羅說出「世界的中心是愛情。」如此天真浪漫的話,死了都要愛的衝動,好像讓他變得沒有那麼孤傲,沒有那麼有距離感了。

Profile photo ofallytyhuang@gmail.com

黃郁書

2024.09.10

從高達早期電影裡望見的,愛與死的玩笑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Profile photo oftingrong1118@gmail.com

張庭榮

2022.10.15

生命是鳥兒獨自舞蹈──高達《賴活》

高達說:「女人就是女人。」看完高達的《賴活》,我說:「女人就是小鳥。」在高達的思想鏡頭前,每個女人的生命都是鳥兒在獨自舞蹈。

Profile photo ofsaaski13@gmail.com

陳顗竹

2018.12.10

高達的《影像之書》:一切都關乎「手」

因為人工無法如同機械一樣精確、標準化,「手作物」總是獨一無二。手作也代表了一種踏實的精神:它是由親身到親手,即人為因應環境而產生的行動,是感知與勞動與創造的合一。五個手指、五個感知、地球的五大洲這比喻的連結擴張了作品思想的高度──《影像之書》關涉了世界的感知、世界的勞動、世界的影像。它是世界的電影。

Profile photo oftsairuochun@gmail.com

宛若翩翩君子

2025.10.10

​​新的老電影:拾起被棄至邊陲的集體記憶——愛麗絲吉短片輯、《腥紅血滴》、《牧草》

老電影提供了一條重返歷史現場的通道:不僅是創作者創造出的影(幻)像,所反映的時間、空間之相對真實;同時也作為創作者的容器,承載並延續其思想和身體記憶——使觀眾得以回望並映照出,自過去流動至今,被時代遺落至邊陲地帶的敘事裡,是否有著我們依舊逃不開的、受歷史無情抹去的命運?而在這當中,我們還遺漏了什麼?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5.09.16

十年後,再次凝視香妲.艾克曼 feat. 女性影展策展人陳慧穎

今年正逢香妲逝世十週年,女性影展選為「焦點影人」,選片特別避開 2016 年專題已經放映過的作品,包括她最經典的代表作與最後的遺作。畢竟她的作品超過五十部,即使近年各地舉辦回顧展,仍有許多鮮少被看見的片子。這次刻意選入一些冷門或較少被討論的作品,極具意義,慧穎並不認為這些是所謂的「旁支」。

Profile photo ofkishaneaton@gmail.com

文字裡的貓

2025.07.25

《生生長流》:生命的韌性是從石縫裡創造一朵小花

阿巴斯的電影如詩,寫的詩則如電影;他的影像作品與文學創作總是向世界寄予最為溫潤、專注的凝視——有時寂寞,有時安凝,有時如一道刺骨冷風般鋒利,而有時,是一朵小花,在巨大的裂隙中,仍向著光留下生命的力度。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5.07.24

寫作是自由的,但那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陳芷儀 ╳ 蔡曉松 ╳ 張硯拓

談談編輯視角下關於寫作的眉眉角角,從編輯的內心話、邀稿與被邀稿時的全方位考量、社群時代下編輯的觀察,一路聊到實戰層面的人物專訪練習法。如今,雖然兩年已經過去,這些思考依然價值不褪。在此將當初的對談內容放上來,與有志踏上書寫之路的讀者分享。

  • 1
  • 2
  • 3
  • ...
  • 7

紀念高達

高達

  • 關於釀電影
  • 讀者服務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作者群
  • 歡迎投稿
釀電影

Follow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email

Copyright © 2025

有內容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