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黃曦 2025.10.06 若是心變做勇敢,按呢著袂閣驚惶──專訪潘客印《我家的事》 潘客印說,每一次回到社頭,心就會變得很巨大。回家之後,他不用再害怕、擔心自己的心因為變得巨大,所以擠壓到在台北停紅綠燈的機車騎士、一起擠捷運的上班族。後來他在想,為什麼搬到台北之後,會開始強調自己是彰化社頭來的,為什麼更喜歡說台語:「可能對我來說,這是住在都市的時候給自己的氣力,按呢著袂閣驚惶。」 彼得吳 2025.07.29 《年少時代》:童年騎著腳踏車,向我們揮手說再見 《年少時代》並不急於追求重大轉折與戲劇高潮,而是靜靜陪伴梅森度過日常生活的二三事。搬家、與朋友失去聯繫、去陌生的學校報到、隔週與生父見面、聽大人吵架、媽媽再婚、再搬家、戀愛、失戀、畢業、發牢騷、沈默,然後反覆思索,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馬欣 2025.07.17 因早預見了離散,所以開到荼糜──談王家衛的電影 他的電影裡面沒什麼人哭的,香港導演都不時興拍人哭,眼淚沒人看時根本不是珍珠,王家衛只拍人心底的荒涼。與其說他是香港美學,更有幾分是法租界時期上海的美學,寫的拍的都是整個亞洲人的習慣卑微、在歷史上被犧牲與殖民、故鄉認同是分裂的真相 張硯拓 2025.05.10 學會愛人,也要學會吵架──釀電影 ╳ 忠泰樂生活【她的故事.電影導讀】座談 feat. 簡嫚書、林辰唏 今年四月,NOKE 忠泰樂生活推出 MAMA LAND 系列活動為母親節暖身,探討女性在母親身分背後各式各樣的自我探索。其中和《釀電影》合作、於 4/27 舉辦的【她的故事.電影導讀】座談,當天在電影《淑女鳥》放映前,我們邀請到簡嫚書、林辰唏兩位實力派演員來分享身為女兒、也身為母親的經驗。 余庭煇 2025.05.09 從《囍宴》到《囍宴》:假婚真情的表演性及其裂縫 若將新版《囍宴》與李安原作並置觀看,不禁讓我思考一個核心問題:同志的自由究竟是什麼呢?在同婚尚未合法的年代,自由或許意味著擁有選擇結婚的權利;但在同婚已成常態、社會表面更加包容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枷鎖真的減少了嗎?同志進入婚姻,真的就能幸福快樂嗎?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5.05.29 《死亡日記》──遙遠地靠近妳們輕輕的死亡 剝開蘇菲亞・柯波拉在 20 多歲時執導的首部長片作品《死亡日記》,的浪漫愛情濾鏡和幽默荒謬色彩,會發現電影的核心其實是沈重的叩問——人類是否擁有求生的「原廠設定」?當目睹他人輕易地、毫無理由地選擇死亡,我們該如何繼續踩穩眼前土地,並肯認生命的重量及價值? 1 ... 7 8 9 10 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