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黃曦 2025.09.14 從明亮走進朦朧──筆訪聲子蟲 Bugs of Phonon 「死亡是進行中的儀式,而疾病是敲響儀式的大鐘。直到死亡完成,被留下的生命便成為偉大的繼承。」其實人類時時刻刻都在面對死亡,但我們總是避而不談,因此錯過了關係,抱有遺憾。但是,我們如果能夠開始去面對死亡,理解那隻狐狸,那麼死亡來到的那刻,或許就能真正地將願望與念想傳承下去。 Jesse 2025.07.13 【2025 安錫現場直擊】安錫參展全攻略:動畫影迷開始存錢吧! 相較於排場氣派、僅限業界人士參與的坎城影展,以及雖然開放民眾參加但寒冷嚴肅的柏林影展,安錫影展就像個親切可愛的老奶奶,招呼所有動畫電影愛好者進來坐坐。如果想到這座南法小鎮享受舒爽夏日的明媚風光、一睹世界一流的動畫新作,該怎麼規劃行程、購買票券呢?以下就筆者親身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資訊。 釀電影 2025.07.31 「三橘」如何成為一種感傷的實驗──鴻鴻與普羅高菲夫的曖昧變奏 《3 橘之戀》作為電影與歌劇的交叉點,不只是標題上的戲仿,更是一次深層的對話與拆解。歌劇中的象徵性、喜劇性、荒謬感,在電影中被一一剝離,只剩下赤裸、微溫、真實的情感試煉。那三顆橘子既不是命運,也不是魔法,而是每一段關係在現實中真實發生、真實凋萎的證明。 文字裡的貓 2025.07.25 《生生長流》:生命的韌性是從石縫裡創造一朵小花 阿巴斯的電影如詩,寫的詩則如電影;他的影像作品與文學創作總是向世界寄予最為溫潤、專注的凝視——有時寂寞,有時安凝,有時如一道刺骨冷風般鋒利,而有時,是一朵小花,在巨大的裂隙中,仍向著光留下生命的力度。 釀電影 2025.05.28 《東方》的沈默:在觀看與逃避之間的重返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東方》是讓你「無法不承認」某種知覺的現場性。它是歷史的餘燼、是邊緣的殘響。這樣的作品,拒絕戲劇性,拒絕中心化敘述,拒絕情感渲染,它所剩下的,是深刻的觀看倫理實踐。你不會因此更瞭解東歐,但你可能會因而更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有些觀看需要你放棄解釋與主導。 陳沅綦 2025.10.18 《一戰再戰》:革命萬歲,造反有理 這或許是安德森至今最具娛樂性,同時也最具冒險精神的電影,將其過往創作的風格與主題重新聚攏──家庭悲喜劇與政治寓言、史詩的格局與詩的凝視──觀眾既能在其中感受感官的狂熱,也能在影像的縫隙間,聽見歷史的迴聲,《一戰再戰》最終凝成一部寓言,既不歌頌,也不審判,只以影像的形式追問:我們如何繼續相信? 1 ... 13 14 15 16 1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