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人物 粉紅色的百香果 2023.05.07 他們浪漫得很克制──專訪王師與 Ivy 陳怡樺談為台片牽猴子的十二年 從《翻滾吧阿信》、《看見台灣》、《總舖師》到《返校》,再到《咒》與《流麻溝十五號》,從行銷發行開始,與本土影視同舟共濟,逐漸掌握資源參與製作,整合台灣影視上下游能力的同時,見證電影產業在現代消費娛樂爆炸與後疫情時代的變化。這,是牽猴子的十二年。 完整閱讀 雪奈日劇部屋 2023.05.05 塩系、憂鬱、愛惡作劇,標籤以外的坂口健太郎 粉絲眼中的坂口健太郎有著獨一無二的魅力,皮膚白皙、眼睛細長、身材高挑、具備清潔感,尤其憂鬱氣質與陽光笑容形成強烈反差,成為塩顔男子的代表人物。然而跟斯文靦腆的外表不同,私下的他很愛搞笑、扮鬼臉和惡作劇,調皮、搞怪,常做出讓周圍的人感到莫名其妙的行為,但他就是想看到大家茫然困惑的表情,樂此不疲。 完整閱讀 CharMing 2023.04.26 不如到死都當個國中生──鬼才編劇宮藤官九郎 宮藤官九郎曾說「理所當然」是他最討厭的詞。寫作時總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對任何事情都充滿好奇心的他,在《中學生圓山》寫下「與其當個沒腦的大人,不如到死都當個國中生。」對粉絲而言,這同時也是我們對年過五十的宮藤官的期待:繼續當一個長不大的國中生。 完整閱讀 黃曦 2023.04.25 來自山海,棲居溪源──專訪創作樂團 Cicada 作為創作者的他們,終於在疫年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不見形體,但只要音樂響起,我總能認得他們面對創作的慎重,面對土地的真誠。 最後,誠懇地邀請讀到這裡的各位,在這個週末為自己留下一個夜晚的時間,親自走進 Cicada 的專場,聆聽真正令人心神顫動的音樂,感受一個晚上的寧靜。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3.04.13 在雙倍荒謬的時代,上一堂剛好的歷史課──與楊元鈴、卓男談王童導演 「我每次看他的作品都覺得,要先放下自己的理所當然,去看裡頭的歷史情境,跟著劇中人去發現那是怎樣的時代。我們過往對台灣歷史都只有從教科書上得到朦朧的認知,透過他的電影,這個朦朧的概念才逐漸具象化,關於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真實過往是什麼,必須經過這樣的過程,及其他各種補充,才能真的飽滿,然後保存下來。」 完整閱讀 LEVY 2023.04.12 白日不到處,青春洽自來──專訪《白日青春》導演劉國瑞、主演黃秋生 《白日青春》由新銳導演劉國瑞執導,找來影帝黃秋生與巴基斯坦裔素人男孩林諾一同出演,以香港居民與難民的視角,透過沒有血緣卻仿若親人的互動,講述一個在香港的場域裡,才可能成立的「家」的故事。在中英文片名裡,隱隱藏著劉國瑞對香港難民群體的寄望——不見陽光、不宜生長的環境裡,苔蘚也能綻放出細小而旺盛的花。 完整閱讀 Lizzy 2023.03.24 他不再悲傷,但是真的人很好──最常被低估的好演員基努.李維 跟其他大明星比起來,基努.李維是低調而獨特的存在,帶著隨心所欲的氣息,沒有「過得像個明星」。「成名」的代價往往是不能像平凡人過日子,但李維就是有辦法,不讓名氣決定他該是個什麼樣的人、去做哪些事、過哪種生活,即使有張非常容易辨識的臉,他仍可在大都市的街頭穿梭、跟流浪漢聊天。 完整閱讀 CharMing 2023.03.17 能活在安藤櫻選擇當演員的這一輪人生,真是太好了 比起個性派演員,我更喜歡用「無言影后」來形容安藤櫻。此無言非彼無言,而是每次看她演戲時,都會被感動、被震撼到說不出話──她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道盡千言萬語──她的無言勝過一切言語。 完整閱讀 1 ... 12 13 14 15 16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