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22 筆,關於 《銀翼殺手》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4.05.25 人性的,太人性的──《銀翼殺手》與《銀翼殺手 2049》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釀電影 2017.10.02 《銀翼殺手》:在輻射塵裡放牧電子羊 「可是像那樣的一種情緒⋯⋯」瑞克說:「妳很容易就會陷在裡面,後面就撥不出來了。那種對現實的徹底絕望,是永無止境、沒完沒了的。」 洛伊爾懷斯 2017.09.28 釀專題│范吉利斯的科技造樂,與《銀翼殺手》的仿生迷航 這些聲音四處出没,與音樂旋律或環境聲響交融難分,使《銀翼殺手》的世界,包括城巿、街道、建築、居所,乃至於其間的角色,都被悄悄染上一層科技色彩,彷彿從環境到人物,都是一部部精微運作的機器。 馬欣 2017.09.19 從《2009月球漫遊》和《銀翼殺手》,看人類走向無邊的荒涼 你就像一個人在鏡子前面跳舞,而且是以為有舞伴的陰森跳法,它會被假設絕不會背叛你、會回答你、會基礎性地忠實於你,人其實沒發現,它是便利、它是慾望、它是替代人力,而它終將回應的是我們最大的呼求——「寂寞」。 桑妮 2017.09.18 記憶的暗角:談《銀翼殺手》的黑色電影血脈 生命力量的生存角力、記憶與謊言的互動這些抽象的主題,竟然因為人造人技術、記憶造假與植入這些故事中實際存在的要素,而與人物的目標疊合;是以,追求生命、為身分困惑,這些都不再只是從觀眾與劇評的後設觀點才能解出的信息,而真真正正成了故事的一部分。 釀電影 2024.10.01 在生成式 AI 時代重新觀賞的《雲端情人》 以人類所謂的「愛」之定義來說,將愛分給更多人,從來不是一種昇華。「愛」最古典、最至關重要的核心概念,就在於它的侷限性,它的自私,以及它如何將一個人雕塑為對方眼裡獨一無二的存在。然而,Samantha 似乎無法理解──到了這裡,「她」彷彿漸漸變成一個「它」了,人與機器,終究畫出不可抹滅的界線。 黃曦 2024.01.19 《老人 Z》:愛是滅世時的唯一解方 感性而論,則是大友在與鐵雄走過殘瓦的破敗之後,再次以抱著希望的眼光回望廢墟下的殘破世,洞悉了人之意志本真就是一場苦難。但同時也理解,唯有龐大的情意,才能將離別以後牽掛了半生的思念,化作巨大的意念──即使是雨中之淚,但一瞬的現身與存在也能作為永恆。 張硯拓 2023.10.31 《PLUTO 冥王》:永不凋謝的鬱金香 「只要一直模仿,最後就會變成真的。」這是《PLUTO》另一個對於人類行為的詮釋。其實,人類的嬰孩也是從模仿開始學習一切的,而不斷模仿人類進食、交際、孤泣與慾求的機器人們,終會懂得其中的「意義」。但一但懂得了仇恨,要學會放下,又是另一堂課。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