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范亦昕 Eartha Fan 2025.03.14 《吻兩下打兩槍》我們都是破爛但可愛、脆弱但有愛的大人 十多年後重看《吻兩下打兩槍》,恍然大悟,成為大人還真的就只是這個樣子。哪個樣子?像小勞勃道尼飾演的哈利一樣,廢到不行但認真活著,在破破爛爛充滿傷痛的生命過程中拚了命地往前走;或像女主角哈莫尼一樣以愛與夢想支撐著脆弱的自己奮力活著——這樣其實就算是一個很不錯的大人了。 彼得吳 2025.04.20 《猜火車》:猜什麼樣的火車,選什麼樣的生活?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釀電影 2025.01.16 《達荷美:祖靈回家》:聲音敘事的去殖民策略 在博物館去殖化運動的背景下,《達荷美:祖靈回家》的價值在於透過旁述敘事(voice-over)以構建全新的主體性。片中,文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發聲」,講述它們從被掠奪到重返來源地的旅程。例如,一尊皇家雕像訴說自己在巴黎玻璃展櫃中的孤獨感,並表達出渴望回到故土與人民建立聯結的渴望。 黃彥瑄 2025.05.08 《冥婚鬧泰大》:改編已非重點?論明星文化與泰國影視工業的跨國再製 《冥婚鬧泰大》作為改編自台灣同志喜劇的泰國影像作品,展示了當代東南亞影視產業在文本再製、明星生產與文化資本操作上的複合性。本篇並未以「如何改編?」、「改編了什麼?」作為框架,而是從跨文化商品的角度切入,分析泰國影視如何結合明星 CP 文化、複製成功文本,進行文化行銷策略的一環。 文字裡的貓 2025.02.14 藍色是普世的愛,人們沐浴其中──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如果說這份愛的靈光在《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中被具現化,那麼賦予愛力量的阿黛兒和艾瑪,則消融了看與被看的差異,消融性/別使其流動,讓她們主動成為生命的敘事者,將自己從現實生活中剝除,飛越進虛實交融的藍色第三空間,試圖長居於此。 Mion 麥恩 2025.06.10 《滿血復活》:一種貼在瞳孔前的劇痛 《滿血復活》不是第一部「反懸疑」的恐怖電影,查爾斯・勞頓的《獵人之夜》、麥可・漢內克的《大快人心》也都這麼玩過。前者塑造出美國最知名的宗教偽善犯罪者,看他的囂張跋扈如何在一次次得逞後變本加厲;後者則是兩名美男子一步步虐殺無辜家庭,他們甚至直視觀眾,質疑將暴力作為娛樂的荒唐。 1 ... 5 6 7 8 9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