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馬欣 2025.02.11 單音與靜態的藝術──談坂本龍一與布列松 編按:本文原版收錄於 2025 年 2 月出版之《釀電影》Vol.18「坂本龍一紀念特輯」,然原文中,誤將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與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混淆了,故由作者馬欣將文章修正過後,重新發表於此。 陳穎 2025.02.04 《青蛇》中(不存在)的雌競與女同志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CharMing 2025.06.03 總是提醒自己無人可取代──演員長澤雅美的灰姑娘之路 比起擬定具體的計畫,「未來」這個字,對長澤雅美來說是遙遠的存在。二十幾歲時,她曾經活在不再被需要,可能隨時都會失去工作機會的不安中,「年輕時,我總是思考著未來,但現在我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完成眼前的每一件事。我相信,只要把眼前的事做好,就是活著的意義。」 蔡曉松 2025.05.14 《死亡日記》:少年、少女,與攝影機後的目光 青春是否總是如此蒼白離地,或溺己如沉吟囈語──或許皆非全有全無,但《死亡日記》讓我重塑感受,過去的世界依然存在,它的某種特定知覺被電影承認,我們因此得以望向不足為人道的少時傷痛,與至今無法跨越的匱乏與不滿,在離開電影構築的憂愁情緒之前,回頭再看一眼。 偉民 2025.04.08 《戀戀風塵》:歲月在人間捺下的一枚逗號 攝影師李屏賓在一場回憶中提及《戀戀風塵》的最後一幕:遠處山頭積雲,天頂光影幻化,陽光透出雲層,靜靜落灑在九份山頭,李屏賓意外捕捉了這一場景,是上天給予的指引與恩賜。儘管風吹雲走,世間多舛,人被生命隨機投放至何方,或許只需微微抬頭,天地仍留予你我片刻公平的溫柔。 張岱瑋 2025.01.03 從白盒子走向黑盒子的實驗性探索──專訪北美館「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策展人簡正怡與曾炫淳 「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是一場探索電影與當代藝術交界的實驗性策展,在「美術館內的電影院」這個場域中,電影與當代藝術生成了新的意涵,觀眾也在此一交互關係中,選擇了自己與影像/空間的距離,於是電影與藝術的邊界,就在觀者不斷重新定位下得以重新建構,打開了影像與藝術之間更為寬廣的視野與詮釋。 1 ... 4 5 6 7 8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