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15 筆,關於 南巫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張硯拓 2021.04.14 「放低自己,讓敘事溫柔」──專訪《南巫》導演張吉安 「小時候,我喜歡躺在田埂上,看著蜻蜓飛,那樣仰望稻田的方式,我已經漸漸忘了。」他說很多人拍稻田都是鳥瞰的,看它很遼闊,但很少低鏡頭,「我發現要拍這部片,如何放低自己、用『他者』的視角去看,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形容《南巫》有侯孝賢的影子,而侯導景仰的小津的固定鏡頭、長鏡頭、仰望鏡頭,也影響吉安很多。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1.04.06 《南巫》:獻給邊界上的女性 《南巫》無疑為張吉安建立了一個只屬於女性的神話的嘗試:透過與鬼神交流的儀式,我們建構的女性是生命的象徵與起源;這不是女人缺席的世界,而是相反地:女性無所不在,若沒有女性,這個世界將不曾存在。 黃以曦 2021.04.02 《南巫》:一會兒已是我們的一生 當寫實到極限,就是魔幻登場之時。這個魔幻不在於奇觀,而在於終於,與第一次,看到。那些鄉野傳說的起伏,你我和故事主人翁們並不陌生,可唯真正將心靈的眼睛撐開,神秘始流洩、全面蒙上、將一切曳引至另個同模樣卻再也不同的所在。 香功堂主 2020.11.20 《南巫》:我的母親與她的邊界 邊界可以是地理環境的位置、歸屬感、也可以是一種狀態:生與死、愛與懼、國與國、故鄉與夫家等,都是邊界。《南巫》最觸動我的不是降頭術,亦非令人眼花撩亂的民俗宗教儀式,而是導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南巫》細述了生活在他鄉的女子(可以延伸解讀為所有已婚婦女),她們無時無刻處於「邊界」上,一邊是自己的出身⋯⋯ 黃曦 2023.11.28 【編輯室報吿】金馬 60 總觀:電影作為關照世界的方式 拍下這些生命的電影工作者們,不斷地靠近世界上層層相疊的石頭山,將橫亙在你我之間,屬於家國、歷史、生命、個人的傷痕加以記錄,為的也並不只是記憶,而是揭開一些不該被無視的瘡疤,打開一道生命的縫隙,將一剎的真實永遠保存,望有一日,苦痛能真的成為過去。 Mion 麥恩 2023.11.22 《那山那狗那女孩》:在尼印邊境,一場剝奪純真的成長寓言 而迷霧是夢的先導,叮叮偶爾拜訪,古拉絲會許下承諾要找到牠;僧人、女巫、墓碑不時也會給予指引,成為她旅途的線索。誰的話語值得信賴、夢境是啟示還是幻想,終究是古拉絲得自己釐清的,但想像與現實的差距在旅途中是越來越清晰。 張硯拓 2023.11.10 「因為我沒有答案」──專訪萬芳、張吉安談《五月雪》中的傷痕與女性失語 「因為我也是平凡的人,我把過去感受過,從小到大看見的女性經驗,一起放進來。」阿英說話的樣子,看人的眼神,走路的姿態,就是一個數十年來習慣被無視、被欺侮、彷若透明的女子。這樣的失語在片末的一場戲徹底暈染銀幕。兩人之間隔著世代,隔著時間,隔著尋尋覓覓的長河,面向同樣的冤。而老旦問她:明年,你還會再來嗎? 釀電影 2023.11.09 看完《五月雪》的你會想知道的十件事 「當初找演員找得很辛苦,因為很多同行都紛紛認為這部電影不太可能拍成,顯然這是一部不被祝福的電影。正因為這樣,讓我想要用控訴以外、憤怒以外的方式來證明一件事:我們是時候該走出第一步。不要所有人一輩子活在那個白色恐怖裡,不知道這個可不可以碰、那個可不可以說。我們要能說,還要能對話,才能開始改變一些事情」 1 2 南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