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祥昀 2025.06.02 資料庫與敘事的張力:網絡藝術的歷史方法 在電腦與網際網路出現之後,藝術作品在建構歷史敘事上受到什麼影響、進而發展出什麼樣新型的藝術語言與歷史方法論?──這是本文想探索的問題。在建立歷史敘事前,我們通常會先有問題意識,進而搜集各種資料,經過篩選後從中建構出一個有開頭、結尾與因果關係的歷史敘事。在諸多資料中,儘管有部分是有證據、可驗證的事實⋯ 范亦昕 Eartha Fan 2025.05.31 《麥迪遜之橋》那些曾經,雖未成真,但擁有過 《麥迪遜之橋》由小說改編,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在推出時轟轟烈烈地掀起諸多評論。論點兩極,褒的是大大讚譽浪漫靈魂在愛裡碰撞成短暫的烈焰,貶的則是狠狠批評其違反婦道、悖德又脫序。但為什麼結婚後的女人只能是行星?而家庭總是唯一的恆星,於是行星將所有的自我奉獻,此後再也看不見宇宙之大,只剩下固定的軌道。 buda 2025.05.30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坎城後記──夢的拾遺 回顧這十一天,電影可以是任何東西:是自由、是力量,是聲音,也是夢。而在坎城,電影更是一場大型的集體夢境,所有人的疲憊與思緒和一格格畫面交織,睡意參與觀影,意志力抵抗眼皮拉幕。在揹上行囊結束行程之前,想補充幾個今年較少人提起的類型和獎項,也許作爲最後這一場夢的拾遺── 黃郁書 2025.05.30 《安道爾》全系列:革命的暗影,反抗的火光 這也許是反抗運動最大的悖論。為了捍衛更崇高的價值,卻連內心的道德都守護不了,甚至保護不了身邊最在乎的人。為了實現自由,身在其中卻無比不自由,無法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選擇,不僅因為他人,更因為內心不願影響反抗運動而自我束縛。為了爭取廣大人群的福祉,卻在過程中經常忘了要把眼前的人,視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buda 2025.05.29 【2025 坎城現場直擊】當真實世界停擺,電影依舊閃耀 這位曾被伊朗政府監禁、如今仍被軟禁的異議導演,就算在再艱困的條件下,冒著影像被警方查扣、劇組人員被捕的風險,都沒有放棄過創作。今天也是睽違十五年後,潘納西首次能夠出席國際大型影展,並親自接下人生中的第一座金棕櫚獎。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5.05.29 《死亡日記》──遙遠地靠近妳們輕輕的死亡 剝開蘇菲亞・柯波拉在 20 多歲時執導的首部長片作品《死亡日記》,的浪漫愛情濾鏡和幽默荒謬色彩,會發現電影的核心其實是沈重的叩問——人類是否擁有求生的「原廠設定」?當目睹他人輕易地、毫無理由地選擇死亡,我們該如何繼續踩穩眼前土地,並肯認生命的重量及價值? 1 2 3 4 5 6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