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釀電影 2025.01.16 《達荷美:祖靈回家》:聲音敘事的去殖民策略 在博物館去殖化運動的背景下,《達荷美:祖靈回家》的價值在於透過旁述敘事(voice-over)以構建全新的主體性。片中,文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發聲」,講述它們從被掠奪到重返來源地的旅程。例如,一尊皇家雕像訴說自己在巴黎玻璃展櫃中的孤獨感,並表達出渴望回到故土與人民建立聯結的渴望。 張硯拓 2025.01.10 【LINE TODAY 聚光賞】公布 2024 年度電影榜 2024 年底,【LINE TODAY 聚光賞】召集影視好手組成「電影打光團」,回顧 2024 年眾多精彩院線電影作品,選出今年照亮人心、聚集眾人目光且自帶鎂光燈的精彩作品。 張岱瑋 2025.01.03 從白盒子走向黑盒子的實驗性探索──專訪北美館「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策展人簡正怡與曾炫淳 「開放式結局:TFAM 放映計畫」是一場探索電影與當代藝術交界的實驗性策展,在「美術館內的電影院」這個場域中,電影與當代藝術生成了新的意涵,觀眾也在此一交互關係中,選擇了自己與影像/空間的距離,於是電影與藝術的邊界,就在觀者不斷重新定位下得以重新建構,打開了影像與藝術之間更為寬廣的視野與詮釋。 倉鼠球営業中 2025.01.01 《LAST MILE:全面引爆》:這麼做的話,一切就可以停下來了嗎? 本片從題材的殘酷程度,乃至炸彈使用的頻繁程度,其實都超乎預期。劇情尾聲,當最後一個尚未被回收的炸彈包裹送至單親家庭的小女孩手中時,我甚至無法肯定到底會如何收尾。雖然過往野木亞紀子總會替角色們留下一絲曙光,但此次整體基調實在太過尖銳,讓人一度懷疑最終會否再次賜死角色,藉由悲劇強化作品的批判性。 蔡曉松 2024.12.31 《派特森》:律動的電影,與其所洗滌的人物狀態 《派特森》的美妙之處,除了它對於生活本身的建設──你可以寫詩,在乎形式與否、內容與否;無關乎好壞,關乎你可以選擇這樣去做──形塑出一個具豐沛感官細節的世界,也關乎它透過呈現愛情關係中其中一方的感知,去表現純粹的、與人產生連結的狀態。儘管無法終極地被理解,你仍然能去表達與接收,在這個世界裡愛與被愛。 彼得吳 2024.12.28 《幸福的拉札洛》:當狼聞到好人的氣味,無人知曉 「拉札洛。」響亮的呼喊聲漸漸成為呢喃細語,彷彿聖性的耳語;再後來,拉札洛發高燒,長輩們輪流替他量額溫,手掌時而碰觸額頭,時而輕輕拂過,或奉上祝福親吻。與其說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常情境,或許更像是某種儀式;更不用提教堂裡的聖樂,隨著拉札洛一行人被神職人員驅離後,也一齊離開教堂,跟著拉札洛走遠。 1 2 3 ...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