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文字裡的貓 2025.08.31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在絕望之巔,我沒有死 「你熟悉那種可怕的融化感,彷彿溶解在流淌的河水中,自我被有機液體化為烏有的感覺嗎?你身上一切堅固、結實的東西,都在令人厭倦的流動中融化,只剩你的頭額。」二十世紀的羅馬尼亞裔法國哲學家蕭沆在 22 歲時寫下《在絕望之巔》,書名以彼時在自殺訃聞中通用的開頭為名:「在絕望之巔,年輕的某人結束了他的生命。」 汪正翔 2025.04.02 有吉卜力風格,那也可以有中平卓馬風格嗎? 這裡,大眾美學跟當代藝術出現了斷裂。前者仍然相信圖像風格是作品核心的觀念,後者卻不那麼在意。但這不意味著當代藝術對於吉卜力事件沒有興趣,恰恰相反,正因為當代藝術談論的是社會脈絡而非圖像風格,所以由吉卜力衍生的爭論,包括資本主義、影像傳播、技術發展、知識產權與文化工業等,比起單純風格問題更引入勝。 釀電影 2025.09.02 《辣媽辣妹2》:我看的不是電影,而是千禧世代的青春與困境 也許就一部電影而言,第一集已經有完整的結局,但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我們雖然不像飾演安娜的琳賽.蘿涵有著戲劇性的演藝生涯,但每個世代間都有新的衝突需要解決,而換位思考一直都是這系列的主旨,所以才需要推出新版或續集。何況,可能有些觀眾並不知道:2003 年的《辣媽辣妹》,並不是該系列最早的版本。 黃郁書 2025.05.30 《安道爾》全系列:革命的暗影,反抗的火光 這也許是反抗運動最大的悖論。為了捍衛更崇高的價值,卻連內心的道德都守護不了,甚至保護不了身邊最在乎的人。為了實現自由,身在其中卻無比不自由,無法做出自己真正想要的選擇,不僅因為他人,更因為內心不願影響反抗運動而自我束縛。為了爭取廣大人群的福祉,卻在過程中經常忘了要把眼前的人,視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CharMing 2025.06.03 總是提醒自己無人可取代──演員長澤雅美的灰姑娘之路 比起擬定具體的計畫,「未來」這個字,對長澤雅美來說是遙遠的存在。二十幾歲時,她曾經活在不再被需要,可能隨時都會失去工作機會的不安中,「年輕時,我總是思考著未來,但現在我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專注完成眼前的每一件事。我相信,只要把眼前的事做好,就是活著的意義。」 偉民 2025.04.08 《戀戀風塵》:歲月在人間捺下的一枚逗號 攝影師李屏賓在一場回憶中提及《戀戀風塵》的最後一幕:遠處山頭積雲,天頂光影幻化,陽光透出雲層,靜靜落灑在九份山頭,李屏賓意外捕捉了這一場景,是上天給予的指引與恩賜。儘管風吹雲走,世間多舛,人被生命隨機投放至何方,或許只需微微抬頭,天地仍留予你我片刻公平的溫柔。 1 ... 3 4 5 6 7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