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詹氏 2024.12.11 《破・地獄》:港片去政治化潮流中的社會生死解脫 《破・地獄》的瑣事日常,也能創造出極大吸引力和口碑效應,反映著香港電影市場對具有文化內涵和社會反思的作品需求。雖然《破.地獄》以宗教與生死哲學為題材,呈現「去政治化」的外觀,但細看之下,影片中仍隱約地觸及了一些模糊的政治議題,為香港電影注入新的活水與思考空間。 黃曦 2025.03.08 《風之谷》:活著,是現在就是現在 娜烏西卡的異國藍色衣裳,心口點綴一抹丹紅,那是《風之谷》欲直指的核心——無跡可尋的戰爭與愛情多半都是紅色的,紅色是屬於生命的——如刺穿耶穌手心的鐵釘,滴下聖潔的、血腥的愛;如村人當歌飲酒,以血色的葡萄酒浸泡赤豆與樂音;又或是常駐於心的,寧靜中的憤怒,戰爭與愛情多半都在偶然與動機不明的怪誕中爆炸開來。 黃曦 2024.11.21 《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幻滅並非通向虛無,而是前往激情 婁燁真正看見了他人的目光與他人硬挺站立的地方,他看見了李文亮,看見了烏魯木齊中路,且不忘余虹以及周偉,亦不忘北京大學與天安門。婁燁明白愛,亦知曉應當如何去愛,才真正地找到屬於電影的靈光,穿越時間與空間,將《一部未完成的電影》編成了試劑,測出了人性中的勇敢,堅定,慈悲,也測出了愚昧,盲目,醜陋。 吳青 2024.11.14 《荒野機器人》:給大人的慢情書 當羅茲低聲訴說自己的破舊與疲憊,長脖子告訴他:「在我眼裡,你完整如新。」以機器人為載體,《荒野機器人》中的英雄之旅,有了高科技時代獨有的浪漫情長。直到最後一刻,觀者才驚覺,英雄最偉大之處,並非旅途中的艱辛與犧牲,而是歷經千錘百鍊、看遍潮起潮落後,仍保有自我。 吳青 2025.02.26 《跳痛之旅》:喜劇糖衣下,痛苦無所不在 即使曾經風光熱鬧,每個人的生命都終將是場獨旅,不過,若知道自己被惦記,沉重的行李似乎就輕盈了一些。片末,班吉仍然坐在熙熙攘攘的機場,四處張望,眼神少了憂傷,嘴角多了一抹淡淡的自在──旅程固非靈藥,然一路上遭遇的善意,已然給予了一百個活著的理由。 詹育杰 2025.04.18 《帶針的女孩》:厭女社會體制下的女巫前傳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1 ... 3 4 5 6 7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