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人物 吳思恩 2022.07.06 將新住民置入台灣發展脈絡──專訪《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 《徘徊年代》將鏡頭聚焦台灣內部,當新住民已經跟著社會脈動走到了今日,社會也應該要回應、跟上這個現實,而非停留在過去的空虛想像。張騰元期待未來新住民終能卸除「身份」的標籤,不需再強調「新住民」這個身份,並依照各自的意願保有原鄉的特色,最終達成「族群主流化」的社會。 完整閱讀 黃曦 2022.06.22 當孤獨的人成為床頭的燈──莫子儀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完整閱讀 CharMing 2022.06.17 比起藍天,我更喜歡捉摸不定的滿島光 或許在外表和個性上,滿島光仍像一個、會光著腳丫在沖繩海灘上奔跑的「少女」,但她的目標不是大富大貴也不是成為金字塔頂端的演員,而是「活成自己想要且喜歡的樣子,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能和所有人平起平坐地對話、工作,而不是當一個自命不凡的『偉人』,沒有什麼比這個來得更重要的了。」 完整閱讀 黃曦 2022.06.09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看見──專訪 TIDF 2022 評審奚浩 過往總需往返異地、通車開會的奚浩,生活也因疫情而多有影響,所幸他的工作正是他的興趣──讀書、看電影是年輕時所培養的興趣,開始工作後,休閒活動也多半圍繞著這兩件事,工作與休閒並存的同時,累一點也並不感到壓力,奚浩只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 完整閱讀 張庭榮 2022.05.24 槍聲與呢喃、慶典與海──談安哲羅普洛斯 《塞瑟島之旅》與《霧中風景》的亞歷山大凝視著遙遠的父親歸來與遠走,《尤里西斯生命之旅》的 A 與《永遠的一天》的亞歷山大凝視著過去的影像和語言。如同馬奎斯筆下《百年孤寂》的家族永恆重複著同樣的名字,安哲羅普洛斯將自身的傾聽與凝視化為他所有電影裡的亞歷山大,他的聲音與目光,將比永恆還要再多一天。 完整閱讀 趙鐸 2022.05.19 詩與時間的政治──安哲羅普洛斯 這些電影本身的晦澀難懂以及可被明晰辨識出的斷簡殘編的痕跡,在「噤聲」被觀眾辨識出來的同時,指涉出集體暴力對於記憶的管控技術,也就是説,當失憶的肇因不是源於人類能力的限制,而是高於個人的集體與國家對於個人在記憶層面的控管和施加在身體上的暴力,「痕跡」與「記憶」的殘破便指向了高於個人之上的政治迫害。 完整閱讀 雀雀 2022.05.16 對自己好一點就是「每次都做出更順從內心的決定」!──專訪柯佳嬿談《一家之主》 我一直覺得每部戲都有自己的命運,演員能做的就是在表演當下盡力,其他的不用想太多。這個戲會不會被喜歡,票房或收視,觀眾的反應等等,如果這些都考慮進去的話,表演就變質了。演戲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創作,有時也是自我探索跟療癒,這件事還是不要有太多雜質,純粹一點比較好。表演就是表演。 完整閱讀 雀雀 2022.04.26 耍帥有點無聊,被打完拖走才舒爽──專訪《售命》蔡淑臻、傅孟柏談演員的能耐突破 《售命》描述厭世業務員「阿良」在網路上開價標售自己的生命,原本一文不值,卻神展開到引來各路牛馬蛇神搶著爭購!其中蔡淑臻所飾演的生技公司執行長沈晶為了搶標,更不惜色誘阿良,是以在《售命》中可以看見傅孟柏與蔡淑臻激情的床戲橋段。 完整閱讀 1 ... 17 18 19 20 21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