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人物 詹氏 2022.07.15 經典是能「再發現」與「再延續」──專訪《少年吔,安啦!》原聲帶監製倪重華 30 年過去,不論是電影裡的阿國、阿兜仔,還是銀幕外 2022 年的真實世界,少年維持著煩惱。多年來繼續致力推廣藝文的倪桑,在年輕創作人身上看到了和 90 年代音樂人不同的焦慮 完整閱讀 LEVY 2022.07.09 三十年後還是唯一 ── 專訪《少年吔,安啦!》顏正國 回憶起片場的點點滴滴,戲裡少年的生命經驗延伸至戲外,戲外的少年歷經成長後有了不同的感悟,「如果要跟三十年前的自己講一句話,我會說:『你真的不能吃藥,這會讓你流失很多的機會。』人生有太多的無奈與遺憾,做了就是做了,錯了就是錯了,我人生其實有很多的憾事,我盡量讓自己的遺憾少一點。」 完整閱讀 Lizzy 2022.07.08 走進那軀殼,便完全成為另一個人──克里斯汀.貝爾 貝爾提過自己喜歡冒險、旅行、接觸新事物,這點與他的父親很像,非常害怕無趣的生活。我猜想,貝爾在各種富挑戰的角色裡,可以找到許多新奇冒險,體驗不同的生活,一般人只有一生,他卻可以在好多個人物及人生之間跳躍,做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法嘗試的新鮮事,並在玩膩或受夠之前離開,這對害怕無聊的貝爾而言確實是幸運。 完整閱讀 蔡曉松 2022.07.07 三十年之後,聽見精工細琢的一聲槍響──專訪《少年吔,安啦!》錄音師杜篤之 算上《少年吔,安啦!》的金馬獎最佳錄音,杜篤之共獲 12 座金馬最佳音效、最佳錄音獎項,豐功偉業早已無需贅言;談起生涯早期,新電影影人拚搏奮鬥的時光,充滿革命情感的過往,更有藏不住的飛揚神采。 完整閱讀 吳思恩 2022.07.06 將新住民置入台灣發展脈絡──專訪《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 《徘徊年代》將鏡頭聚焦台灣內部,當新住民已經跟著社會脈動走到了今日,社會也應該要回應、跟上這個現實,而非停留在過去的空虛想像。張騰元期待未來新住民終能卸除「身份」的標籤,不需再強調「新住民」這個身份,並依照各自的意願保有原鄉的特色,最終達成「族群主流化」的社會。 完整閱讀 黃曦 2022.06.22 當孤獨的人成為床頭的燈──莫子儀 「我在創造角色或是變成角色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塊屬於莫子儀的靈魂觸碰到這個角色的靈魂,在這個過程中我會感受到他正在旁邊陪伴著我,我好像就能觸碰到這樣子的靈魂形狀,於是我藉由扮演這個角色,跟這個世界上也是這樣子靈魂形狀的人產生共鳴。我說出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陪伴,也在扮演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靈魂本體。」 完整閱讀 CharMing 2022.06.17 比起藍天,我更喜歡捉摸不定的滿島光 或許在外表和個性上,滿島光仍像一個、會光著腳丫在沖繩海灘上奔跑的「少女」,但她的目標不是大富大貴也不是成為金字塔頂端的演員,而是「活成自己想要且喜歡的樣子,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能和所有人平起平坐地對話、工作,而不是當一個自命不凡的『偉人』,沒有什麼比這個來得更重要的了。」 完整閱讀 黃曦 2022.06.09 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看見──專訪 TIDF 2022 評審奚浩 過往總需往返異地、通車開會的奚浩,生活也因疫情而多有影響,所幸他的工作正是他的興趣──讀書、看電影是年輕時所培養的興趣,開始工作後,休閒活動也多半圍繞著這兩件事,工作與休閒並存的同時,累一點也並不感到壓力,奚浩只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 完整閱讀 1 ... 17 18 19 20 21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