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恩 政大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俄國電影政策。 聯絡信箱:joke0719@gmail.com 常用的標籤 #netflix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 #劇評 #釀選劇 #釀電影 2023.01.16 《來幹電視台》:雨不停落下來,花怎麼都不開? 在90年代什麼都是變動的,企業易主、倒閉,經濟萎靡,私營媒體亦不斷更迭,僅有國營媒體永遠矗立,而羅斯大地上不論政權如何更迭,自帝俄建立以來便再無被外族統治的歷史,國家是穩定、自信的象徵,而國家擁有的一切亦是,因此對俄國社會來說,即使國營電視台觀點單一、不完全真實,但依然值得信賴,或說依然不可或缺。 2022.12.27 以靈魂和生命留住你想要的真實──《今際之國的闖關者》第二季 這些虛偽、欺騙,或說對生活、人生的冷感,在今際之國都會消失,因為玩家被迫直面死亡。如同久間所說:「虛榮和欺騙,在這個世界會瞬間瓦解,只有面對死亡才能看見人的本性。這裡才是真實的世界,遊戲是真實的對話。」對追求絕對真實的人們來說,今際之國才是真實的世界。 2022.12.24 《silent》:用雙手穿越寂靜,找到彼此能領會的語言 《silent》在聾人的設定之下,給予每場對手戲足夠寬闊與溫柔的留白,寂靜無聲,情感伴隨字幕流淌,僅有的細碎聲響是衣服的摩擦聲與手指、手掌相互拍擊的聲音,這是聽人正聽著聾人的世界;偶爾,也有著全然無聲的時刻,只能看著某些人、某些物似乎正發出聲響,這是聾人正看著聽人的視角。 2022.10.26 堅持對「影展」的信仰──專訪金馬影展部總監陳曉珮 身為金馬每年選片指南的台柱之一、具備「在三十秒內把一部電影講到讓觀眾買單」魔力的陳曉珮推測,影展的氛圍或是觀眾的好奇心、「搶先看」的新鮮感、甚至滿額禮都是觀眾可能加買某部片的因素。「影展就是一種邪教。」這句話從影展部總監口中說出,別具趣味又似乎有著強大說服力。 2022.10.24 《時代革命俄羅斯》:當代俄國的異議之聲 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2022.09.11 《他還年輕》:土地包覆與滋養的文字,永如新芽 我們對於一位詩人,一個丈夫、父親、阿公,一個社會運動者,還能有多少了解?《他還年輕》由林靖傑導演執導,看著吳晟如何走過四季,如何走過他過去從未經歷的政治風波與漫天惡意,將這段時光凝成一部作家的生命之書。導演不僅拍攝吳晟,更跟隨他的腳步,凝視他的家鄉、家人、好友、這片土地,凝視他書寫的所有人事物。 2022.08.05 《老菜鳥》:從一個舞台走上另一個舞台,運動員的第二人生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短暫,經常在二三十歲的年紀就面臨退役掙扎,更得承受長年獨自訓練的孤寂感。日劇《老菜鳥》為主角新町亮太郎在亞洲資格賽的關鍵進球為他的運動生涯作下結尾,當年有多風光、欣喜,今日的他便面臨同樣強烈的無力感。但,與其說他從一個舞台謝幕,不如說他步上了另一個舞台,不轉身致謝,而是華麗轉向。 2022.07.06 將新住民置入台灣發展脈絡──專訪《徘徊年代》導演張騰元 《徘徊年代》將鏡頭聚焦台灣內部,當新住民已經跟著社會脈動走到了今日,社會也應該要回應、跟上這個現實,而非停留在過去的空虛想像。張騰元期待未來新住民終能卸除「身份」的標籤,不需再強調「新住民」這個身份,並依照各自的意願保有原鄉的特色,最終達成「族群主流化」的社會。 1 2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