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群 Mion 麥恩 摩羯座,屏東人。曾到米蘭讀食物設計,而在威尼斯影展愛上電影。聲音出沒在《聊 BAR!電影》podcast,回國後意外地寫起了文字。 近期文章 《滿血復活》:一種貼在瞳孔前的劇痛 《刺心切骨》:當我不顧一切地堅信著愛,其他還重要嗎? 《我在這裡等你》不是 BL,但我試圖尋找讓遺憾不只是遺憾的方法──專訪導演鄧依涵 吳青 1997 年生,臺南人,現於雲林海線馴獸;馴獸的間隙不是電影,就是寫作。作品散見各報章雜誌。 Blog: 歡迎光臨野店| IG: thecandywu 近期文章 《非普通教慾》:伊甸園裡沒有蛇 《血觀音》:偽陰性世界觀下的血色童話 《跳痛之旅》:喜劇糖衣下,痛苦無所不在 雀雀 雀雀,本名簡盈柔,台南人,台灣交通大學建築所畢。 影評修行者,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節媒體評審、北影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專欄文章暨聲影散見於台灣各媒體平台,基地在雀雀看電影網站。 近期文章 把香港的 Candy 種進台灣的土壤裡──專訪《山忌 黃衣小飛俠》袁澧林 傳神表述,五種亞洲女性的困境與姿態──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評析 原型竟是櫻桃小丸子!──專訪《X!又是星期一》林奕嵐 汪正翔 汪正翔,攝影創作者,看得見,會按快門。 近期文章 《太陽・不遠》:為什麼攝影讓我們無感? 有吉卜力風格,那也可以有中平卓馬風格嗎? 竟然有一個讓我們覺得美的當代藝術──談「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 黃祥昀 哲學與社會學背景的策展人與創作者,策劃臺北數位藝術節「真相碎片」、 荷蘭 IMPAKT 藝術節「我們的條款,我們的細則」、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公眾活動與共域之四 www.反轉資料庫.commons。曾獲得蒙德里安基金會新秀藝術家獎助,並於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舞蹈電影節等地展出。 近期文章 資料庫與敘事的張力:網絡藝術的歷史方法 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反抗資本主義時間的可能性(下) 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反抗資本主義時間的可能性(上) buda 徐硯怡,影展長工,看電影的時候會忍不住在意聲音畫面比例和字幕翻譯。近年來努力讓青少年朋友們走進戲院,想努力為他們打開認識世界的窗。 近期文章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坎城後記──夢的拾遺 【2025 坎城現場直擊】當真實世界停擺,電影依舊閃耀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從睡眼惺忪的媒體場到星光燦爛的午夜放映 1 2 3 4 5 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