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群 徐硯美 戲劇顧問/徐硯美 台灣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學士班、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文字工作者,編劇,影、劇評人,戲劇顧問。與非常林奕華合作《紅樓夢》、《心之偵探》、《機場無真愛》、《聊齋》和《一一三部曲》系列。著有《Who's Afraid of 林奕華──在劇場與禁忌玩遊戲》一書。 近期文章 楊德昌的台北沒有逝去,還在過渡──而你們卻好像忘記了 《別告訴她》:當整個社會只是一幅拼圖時 顏采葳 寫字也做設計,最愛的導演是阿莫多瓦。關注電影本身、之於人的意義與其反映出的真實。各式試片、邀稿與合作,歡迎來信:𝙢𝙘𝙜𝙪𝙛𝙛𝙞𝙣𝙮𝙚𝙣@𝙜𝙢𝙖𝙞𝙡.𝙘𝙤𝙢 近期文章 楊德昌眼中《青梅竹馬》的愛情是──在日益繁華的台北我們卻各自孤獨 那尋覓海洋之心的男人起初也只是貪婪──談《鐵達尼號》沉船的真正意義 《平行母親》:濃於血的不凡之情 Kristin 東吳中文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關鍵評論網書評專欄作者,目前經營粉絲團及部落格《Let Me Sing You A Waltz》,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近期文章 分分秒秒都很重要──《大熊餐廳》 《惡鬼》:試著活下去吧 《怪物》:轉世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洪筱婕 摩羯座,澎湖人。淡江中文系畢業,現為國北教台文所碩士。研究興趣為日治文學、傳統戲曲、現代文學。合作邀約歡迎來信:qhedwig117@gmail.com 近期文章 耳朵捂起來──陣頭的實現與現實 梁祝的羽化與重生──1963 那年,兩版梁祝的愛戀與對決 《母親三十歲》:無處安放的我們──致我與我的三位母親 出前一廷 出前一廷,本名劉韋廷,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曾為某流行媒體總編輯,過去也曾以「Waiting」之名發表一些文章。個人FB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近期文章 從「紅衣小女孩」到「粽邪」系列:女性處境才是台灣恐怖片的情感基礎 《白雪公主》:真人版 vs. 動畫版,「政治正確」的改編真的不必要嗎? 在傳統怪談的世界裡,融入現代恐怖的視角──談宮部美幸《怪談:三島屋奇異百物語》 黃彥瑄 傳播研究者、專欄作者。第六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研究興趣包含東亞流行文化、六〇年代台語片及視覺文化及影像研究。曾獲2019年國藝會視聽媒體藝術類「研究與調查」 補助。文章散見鳴人堂、釀電影、映畫手民。 【聯絡信箱:yenhsuan.h@gmail.com】 近期文章 不只是長得醜而已:論《假面女郎》中交織性的歧視經驗 一夜性侵五十女、慘忍虐殺七歲童──Netflix《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發邪教的惡行 歡迎來到 21 世紀的監控社會──《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 1 2 3 4 5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