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人物 曾勻之 2024.04.29 記得回來,我的神明──喜歡張國榮的 2500 天 離世二十多年,張國榮與哥迷之間的精神連結未曾遞減,其中必然有再也無從仰望萬世巨星的黯然,更多的卻是雙方在音畫的罅隙間,帶著漫長時間差的共情。感謝所有的歌曲與影像。當他對著台下低眉撒嬌「你們會不會好快就不記得我了?」我們會像安撫要糖吃的孩子一樣,在空氣中將他抱緊。 完整閱讀 黃曦 2024.04.26 Miss You Much, Leslie:同你唱千千闕歌 錯過了哥哥風華絕代的那些年,錯過了曾經說過不變的香港,我才真正走上與 Leslie 道別、卻也與他同行的日子──當年情常在心,紅塵夢醒無憾──是每一次看見星河、憶起往事,都能想起當年的哥哥的臉,縱使我們從來都不曾共同歌唱過。 完整閱讀 雀雀 2024.04.09 演員愛唱歌、歌手愛演戲──專訪《莎莉》林柏宏、李英宏 林柏宏與李英宏是台灣演藝圈兩個本色滿檔、難被取代的特有物種。一個從陽光大男孩一路陪著台灣人長大,如今已是時尚寵兒;一個自由創作闖出了名堂、竟也自帶台帥普普風格。兩人也都是一喊「action」或上台便能撐起一花一世界的天之驕子。神奇的是,在檯面下與人相處時,兩人其實有著頻率相近的親切氣息,也不怕讓你知 完整閱讀 雀雀 2024.04.03 二十年來的「第一次」!──專訪《莎莉》劉品言 在台灣女團藝人蓬勃發展的那些年,劉品言亦是其中一員,一路以來,戀愛歌唱過、偶像劇演過、寫過書拍過廣告,綜藝節目也主持過。劉品言自認幸運、也很感恩,因為她在每個人生階段似乎都搭上了當時產業最好的時代,而這些找上門的工作,也都符合、能踩在大家對她想像的位置上去著力。 完整閱讀 黃曦 2024.03.30 推開石門,為的是作回一顆雞蛋──專訪《石門》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 「電影看完之後,觀眾會發覺自己周遭都有類似經驗的女生,即使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國家,甚至成長於不同年代,但相隔了十年、二十年,類似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地、大規模地發生著。」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4.03.28 「製片的務實,是對電影的極致浪漫。」──專訪資深監製葉如芬 「做電影就是一種堅持吧。每部片其實都有自己的難關,就是因為每一部電影都是新的生命,我反而會覺得因為無法預期,所以在製作每部電影的時候,我都視為挑戰,去面對它就對了。」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4.03.27 再現鍾楚紅風采與女性情誼經典──專訪《竹籬笆外的春天》導演李祐寧 即將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心(下簡稱「國家影視聽中心」)舉辦世界首映的《竹籬笆外的春天(數位修復版)》,為二〇二三年國家影視聽中心的重點修復片單之一。由投身數位修復產業已近十年的中心數位修復組趙百祥組長擔任負責人,從版權單位「湯臣影業」商借原始膠卷拷貝來進行修復工程,且由於原始底片相較臺灣版拷貝片缺 完整閱讀 黃曦 2024.03.26 死是通向生的大門,亦是覓得真理的解方──莉拉.亞維列斯談《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 《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而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 完整閱讀 1 ... 5 6 7 8 9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