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人物 15噸的書 2022.11.10 致那些努力活著的你我他──專訪紀錄片導演楊力州 「我們大概就只做這件事(拍紀錄片)了,而且想講的故事還很多。」從業二十幾年,拍攝過各類題材的楊力州導演,為自己的創作生涯如是註解。在成為紀錄片導演之前,他是一位專職老師,未曾料到會將自己往後的生命奉獻給電影;在這之後,他關注偏鄉,注視那些底層、無力發聲的人物,展現他們在生活中的樣態。 完整閱讀 雀雀 2022.10.30 從性感到感性,當男人三八時──專訪《罪後真相》張孝全 戲外被封為性感男神,戲裡則常以感性演出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張孝全,今年三十八歲,且不幫自己做任何市場定位:「因為定位不是自己給的,演員一直以來都是處在相較被動的位置,你只能決定你眼前有什麼戲可以演?除了這個之外,如何充實自己?這一些是比較能確定的事,剩下的,其實都只能交給這個世界。」 完整閱讀 吳思恩 2022.10.26 堅持對「影展」的信仰──專訪金馬影展部總監陳曉珮 身為金馬每年選片指南的台柱之一、具備「在三十秒內把一部電影講到讓觀眾買單」魔力的陳曉珮推測,影展的氛圍或是觀眾的好奇心、「搶先看」的新鮮感、甚至滿額禮都是觀眾可能加買某部片的因素。「影展就是一種邪教。」這句話從影展部總監口中說出,別具趣味又似乎有著強大說服力。 完整閱讀 雀雀 2022.10.12 將 BL 劇放進愛情的記憶珠寶盒──專訪《我的牙想你》吳岳擎、余晉 在各種類型戲劇迎來百花齊放的影劇時代裡,《我的牙想你》提供一個台劇 BL 劇種的選項,能讓人輕鬆入門又忍不住想回放反覆細細品嚐。或許在追了此劇以後,你將會懂得,為何總有人想要躺在坑裡、不出來了。 完整閱讀 LEVY 2022.10.07 我只恨時間不夠──專訪《他還年輕》傳主吳晟X導演林靖傑 因為吳晟「社會型作家」的特質,《他還年輕》亦離不開社會議題。因為關心,所以下筆書寫,寫小孩、寫親人、寫家國、寫環境,只盼能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而今書寫已屆一甲子,問近日有什麼寫作的遺憾或感悟嗎?「到現在,我就只恨時間不夠,我關注的太多了,我就一直想要趕快把我關注的這些,趕快寫、趕快寫。」 完整閱讀 15噸的書 2022.09.27 九億少男少女的夢──梁朝偉與角色間的非演不可 梁朝偉曾在訪談中談到,自己在入戲《色・戒》易先生時,因為帶著類似的妝髮,因而在一場與湯唯並肩走路的戲,一瞬間「周慕雲」突然來訪。可能只是短暫的感覺,周圍人甚至察覺不了,但他就是知道那一刻有什麼是不一樣的。角色的滲透不僅在於演員生活中,甚至在入戲其他角色時,也如幽靈般閃現附體。 完整閱讀 Kristin 2022.09.06 無法被歸類的影帝級綠葉──山姆.洛克威爾 為何山姆.洛克威爾總是演出一些背離主流價值的怪咖?因為他覺得在每一個人物身上可以找到不同版本的自己,愈是複雜的角色愈能夠吸引他,這些角色有趣在於他們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就像他當初有意演出第一部《鋼鐵人》的東尼.史塔克,是因為這個花花公子嗜酒成性、色欲薰心,後來才有所頓悟,這正是其迷人之處。 完整閱讀 用鉛筆寫日劇 2022.08.31 配角人生,是我自己選的──仲野太賀 提起仲野太賀,「配角」仍是他演藝人生的關鍵詞,陪隨他出現在每次的重要演出、嘉賓,甚至只是幾句台詞的客串表演。他不是主菜,在餐桌上是精緻的配菜,為料理點綴與提味,讓每一次的饗宴,從視覺到味覺都能夠令人滿意。 完整閱讀 1 2 3 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