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48 筆,關於 蔡明亮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釀電影 2020.04.02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專題介紹 「兒童不宜的兒童節」專題邀請作者寫下記憶中「年紀最小時看的、對當時來說太早熟的電影」經驗,不見得當時真的「看懂」了什麼,但那樣的超齡,想必會造成某種震撼,或疑惑,或興奮,或甚至創傷,而且是在長大一點之後才懂的。但這一路上,這些電影跟自己的成長經驗,又會形成某種互相解謎,互相印證,甚至隱隱然牽動的關係 香功堂主 2020.04.02 原來,它們是這樣的電影啊。 生命是條雙向道,我們一邊汲取越來越多的經驗與知識,更能體會電影裡較為複雜難解的人際關係;一邊也逐漸變得世故,習慣挑剔情感呆板或論述單純的作品。小時候的我老想著要快點長大、要看明白更多的人事,但現在偶爾會想:比起童年的自己,更能理解《童年往事》的我,是否變得成熟與穩重,或反而對生命益發感到苦澀與無奈? 謝璇 2020.03.01 生活提煉出電影,電影源自《日子》 命運成就《日子》,而《日子》的確是生活,生活成為電影,電影在生活裡。沒有人對未來能有懇切的答案,蔡明亮的電影抑隨著生活漂浪,每一個當下都突破時間,成為不被時間洗刷變淡的作品。而日子會繼續,直至生命結束,而永不終結。蔡明亮的電影已然超越時間,並在「日子」中獲得新生的延續。 高橋醫生 2019.10.07 愛的傷痕死不了人的;使我們死的,是愛本身 十六歲開始我終於擁有自己的房間。父親租了一小層老舊公寓,把我放在裡面。為的沒有其他,是要避免我與母親稍微靠近一些就遍體鱗傷。那幾年過得像鬥魚,隔著玻璃與家人見面。人們說親情是最初的情感練習,在膽敢奢求愛的教育之前,也沒人教過我愛。那幾年的長假,把自己跟更多的電影反鎖在一起,包括太多的金基德。 張硯拓 2019.08.31 【釀電影 2019 年 7~8 月號】主編的話 電影創作的藝術性與商業魅力,似乎總是兩根相悖的指針,只有很少很少的時候,兩者會相重合。今年,世界影壇的最高殿堂「坎城影展」把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頒給了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因此我們策劃了「劃開家園的膿瘡」奉俊昊專題,試著從這位名揚國際的南韓大導演的創作裡,爬梳他的關懷。 蔡曉松 2019.08.05 斑斕色彩下,作者引領化身的一次回顧:《痛苦與榮耀》 所有人都在說,《痛苦與榮耀》有濃厚的自傳色彩,阿莫多瓦本人對這說法似乎不置可否,僅是認可他會將人生中的經歷消化進入角色中。電影開場,我們看到年邁的薩瓦多浸泡在水中,他身陷回憶漩渦,而他的背上有一道狹而長的傷疤,似乎暗示觀者:這道裂縫就是他的痛苦與榮耀,也是從他身處的真實穿梭到腦中重構之過去的一道入口 釀電影 2019.08.05 2019 年 8 月第 1 週 本週上映新片推薦:《痛苦與榮耀》、《王的文字》、《電梯男孩的奇蹟》、《完全邪惡指南》 阿潑 2019.07.28 《寄生上流》:地獄朝鮮,階級如何翻轉? 看完《寄生上流》當天,我在臉書不斷讀到一個媒體人的質疑,他說「這麼有本事的一家人,怎麼可能窮呢?」──然在我看來,這個評論者對「社會流動的可能」太過自信,恐怕也出於中產階級乃至保守派固有的盲點──他們相信資本主義社會是公平的,只要有本事就有脫貧的可能,如果你貧窮,是自己不夠努力⋯⋯ 1 ... 3 4 5 6 蔡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