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于念平 2019.06.12 那隻試圖挑戰上帝的蒼蠅:《莒哈絲的漫長等待》 另一個四十年過去了,我們離二戰又更遠了,它將不再傷害任何人了嗎?以下讀者要看見的不會是「傳奇女作家」莒哈絲,就像她自己曾在散文集《寫作》中寫過的:「我是平庸,平庸的傑作。」她的惡與善良、憤怒與愛、誠實與謊言都應是被展開好好討論的,這樣我們才知道為何去揭發「痛苦」對她而言比和平還要重要。 黃祥昀 2019.06.11 後設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方法 – 以展覽《影像的謀反》與許家維的作品為例(下)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黃祥昀 2019.06.08 後設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方法 – 以展覽《影像的謀反》與許家維的作品為例(上)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 張硯拓 2019.06.05 【釀電影 2019 年 5 月號】主編的話 相隔將近半年,再一次提筆寫下主編的話,心裡是緊張也興奮的。關注我們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釀電影》從年初到上個月變得安靜了,那是因為我們進行了財務重整,以用更完整、獨立的型態面對大家。這一切整理到前陣子告一段落,我們也從休眠中醒來了,現在恢復全速運轉。許多蓄勢待發的專題與合作,都將要和大家見面。 唐澄暐 2019.06.04 關於《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的,一段美好過往的怪獸小歷史 隨著《哥吉拉 II 怪獸之王》上映,拉頓、摩斯拉、王者基多拉這些令怪獸迷沸騰但未必都為大眾熟知的名字,終於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一口氣響遍全台。牠們的名氣是從何而來?牠們在東寶怪獸電影的歷史中又各有什麼意義?在牠們準備橫掃全台甚至全球的此時,或許正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來多談談牠們各自精彩的過往。 蕭詒徽 2019.05.28 以過去擦拭現在──專訪林奕華,談「舞台映画」系列上映 「現實和真實是有差距的。」林奕華提到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眾滿足與劇中所呈現的「現實」,但他依舊在劇中看到太多設計,而無法滿足於「真實」。「真實是超於現實、高於現實的。大家都容易滿足於現實,但我不滿足。在我的劇場裡情節可能荒誕,但精神是真實的:我現在就是在問你一個問題,我們不要再繞圈了。」 1 ... 251 252 253 254 255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