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楊殿安 2020.08.19 金馬經典影展|在天使聖光中聽見魔鬼低吟──談費里尼電影的核心意象 在眾多新寫實電影作者中,費里尼是一名不斷打破規則的作者。最終他掙脫了新寫實的美學包袱,不以狄西嘉式的人道主義為創作核心精神,而以非寫實的夢境、幻想書寫,探詢並企及一種烏托邦式的真理境界──即巴贊所言的天使意象。簡言之,信仰是費里尼畢生的電影命題,它指出了天使與魔鬼如何在當代與後現代社會中浮現與作祟。 婉兒Cari 2020.08.18 《螢火蟲之墓》:氣了哭了,然後呢? 【鬼不見的鬼故事】專題|《螢火蟲之墓》是在乞討觀眾對劇中人的同情嗎?在我看來並不是的。它詳實揭露戰爭對年輕生命的滲透侵蝕,和對人格的癲狂扭曲。不論它的初心是反戰與否,這樣一部動畫倘若只能換得觀眾對劇中人的一句共情感嘆,或矢口痛罵,恐怕也太過廉價。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0.08.17 《全面啟動》:佛洛伊德、榮格、潛意識與「閃靈」能力 不論《全面啟動》《記憶拼圖》或《鬼店》系列,其中對於個體創傷與集體命運的整合,使我們得以將這些電影的結局視作正面的。這些人物受到創傷與潛意識的干擾與折磨,以至於他們終其一生無以安穩地生活、也拒絕擁抱破碎的自己。但也因此,他們擁有對自身內在或是人類集體深刻的想法與觀察,而這正是一種潛意識、一種心靈能力 黃郁書 2020.08.13 從《記憶拼圖》到《全面啟動》:顛倒真實、虛假與諾蘭的十年蛻變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香功堂主 2020.08.12 《黑喵知情》:沒事別對毛小孩說太多秘密! 看到《黑喵知情》片中的寵物溝通師,我想著:假如我們真的可以跟動物溝通,我想回到小白過世的那天,我想知道她是否已經準備好離開?我想問她害不害怕?如果可以跟動物溝通,或許我就可以做出對小白更好的決定,或許我能用平常心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或許小白的死亡就不會成為我內心裡揮之不去的陰影和罪惡感⋯⋯ 謝璇 2020.08.11 「我不怪,我只是不一樣」──專訪《怪胎》謝欣穎 在愛情裡面人人或許都是怪胎,也都在找一個與自己同樣特異的雙胞胎。《怪胎》以強迫症特質作為一種顯性象徵,回頭講的是渴望同性相吸、尋覓共鳴。「如果我是陳靜,不管怎麼樣,我都會跟陳柏青在一起」謝欣穎說。在人海茫茫中尋找同類進而相愛,即便預見了將潰散的結局,仍要奮不顧身愛一回。 1 ... 211 212 213 214 215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