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陳穎 2025.02.04 《青蛇》中(不存在)的雌競與女同志 我想以「雌競」作為三十多年後重新切入《青蛇》的方法,正是因為當年沒有這個「名字」,但女性之間的競爭想必存在已久。如今,我們有了形容這種競爭關係的「名字」,是否就能更精準地描述、更深入地了解白素貞和小青的關係呢? 文字裡的貓 2024.11.27 《21 歲的臨終記事》:留給生者一封存在與生命靈光的信 《21 歲的臨終記事》因疾病和非疾病的視角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時間維度和行進方式——意即,儘管我們以觀看的角度,發現時間在艾蜜莉身上是有限又快速流動的,但在她的家人與朋友身上,卻又幾乎是非線性的、能被暫停的,那似乎可以永遠活在仍有他們存在的平行時空,是死亡似乎不代表消逝的可能性。 雀雀 2024.11.23 傳神表述,五種亞洲女性的困境與姿態──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評析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汪正翔 2025.04.02 有吉卜力風格,那也可以有中平卓馬風格嗎? 這裡,大眾美學跟當代藝術出現了斷裂。前者仍然相信圖像風格是作品核心的觀念,後者卻不那麼在意。但這不意味著當代藝術對於吉卜力事件沒有興趣,恰恰相反,正因為當代藝術談論的是社會脈絡而非圖像風格,所以由吉卜力衍生的爭論,包括資本主義、影像傳播、技術發展、知識產權與文化工業等,比起單純風格問題更引入勝。 黃曦 2024.11.24 【編輯室報吿】金馬 61 總觀:有時紅日並不一定就是天亮 在這個人人都正在觀看與被觀看的時代,《鬼才之道》以由輕談重的方式,交出了屬於電影人的答案;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我們所得到的領悟,是這些攸關存在的思考,在尚未完成的時代下,本就是屬於每一個未完成、且永遠都在路上的人。但——人要如何選擇? 鄭秉泓 2024.12.05 母親的臉與父親的背影:《女兒的女兒》和《春行》 《春行》步調奇慢,它的對話極少,但是帶著一種奠基於真實生活的日常感和生命力,它不像多數臺灣電影常常把一切解決不了的情境、狀態通通歸諸溫情主義,以煽情的涕淚來覆蓋觀眾的想法,觀看《春行》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近看、遠看,有些地方看不清楚,有些地方即使聚精會神仍覺模稜。 1 ... 9 10 11 12 13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