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顏采葳 2025.06.06 下一站不是天國,而是此刻:是枝裕和的生命凝視與影像哲學 是枝裕和的作品,從不聲嘶力竭地逼問生命意義,也不急於給出標準答案。他總以近乎透明的敘事,讓角色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翻攪出潛藏的情緒波紋。無論是《幻之光》中望向喪葬隊伍的由美子,還是《下一站,天國》中坐在長椅上的望月,這些凝視的瞬間,都是他在透過鏡頭,邀請觀者一同停下來觀看,試著辨認自己的真實。 釀電影 2025.02.16 《乖女孩》與倫理的逾越:慾望、身體與親密的異質性 《乖女孩》中的性與慾望並未遵循傳統的框架,而是成為一種倫理上的挑戰,顛覆了我們對身體、慾望與親密的既有理解,將性拆解為一種非生殖、非慾望導向的工具,其核心則是個體對逾越的行動渴求。這種逾越不僅針對社會規範,更涉及倫理上的個體差異與回應能力,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緊張、危險、卻又令人無法抗拒的倫理場域。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5.05.29 《死亡日記》──遙遠地靠近妳們輕輕的死亡 剝開蘇菲亞・柯波拉在 20 多歲時執導的首部長片作品《死亡日記》,的浪漫愛情濾鏡和幽默荒謬色彩,會發現電影的核心其實是沈重的叩問——人類是否擁有求生的「原廠設定」?當目睹他人輕易地、毫無理由地選擇死亡,我們該如何繼續踩穩眼前土地,並肯認生命的重量及價值? 余庭煇 2025.05.09 從《囍宴》到《囍宴》:假婚真情的表演性及其裂縫 若將新版《囍宴》與李安原作並置觀看,不禁讓我思考一個核心問題:同志的自由究竟是什麼呢?在同婚尚未合法的年代,自由或許意味著擁有選擇結婚的權利;但在同婚已成常態、社會表面更加包容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枷鎖真的減少了嗎?同志進入婚姻,真的就能幸福快樂嗎? 李時雍 2025.02.02 《坂本龍一紀念特輯》:冬園,坂本龍一與時間之詩 池水如鏡,在幽黑裡,漣漪著細碎的粼光。微細的風穿過笙的管壁,成為綿長恆定的嗡鳴,間雜著金屬清脆似鈴的敲擊,紙頁纖維的摩擦;持笙的吹奏女子束起長髮、身覆著黑色長袍像一道翳影,她步伐極緩、極緩地,足尖涉水而行。 釀電影 2025.02.08 釀電影新刊【坂本龍一紀念特輯】⇒ 藝術千秋.人生朝露 本期《釀電影》推出「坂本龍一紀念特輯」,在他七十三歲冥誕、逝世將滿兩年之際,我們放入至心與至意,完成這本創刊以來第三個人物大專題。 一本電影雜誌要做一位音樂家的特刊⎯⎯即使這位音樂家同時是國際級的電影配樂大師⎯⎯是什麼邏輯?這是編輯團隊從提案過程就一直思考的。然而,坂本龍一的身分不只是音樂家或配樂 1 ... 9 10 11 12 1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