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群 彼得吳 2000 年,還在慢慢累積。深深有感市面上實在流通著太多彼得了,我只是其中一個平平無奇的彼得。 近期文章 《猜火車》:猜什麼樣的火車,選什麼樣的生活? 《無邪》:問世間,惡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神鬼獵人》:在荒野與音律之間,有兩個歸來的人 黃曦 @huangsea_film。寫作者/影評人/編輯。1998 年生,屏東人。現為釀電影編輯、飛地書店企劃總監,修讀電影、文學與哲學,寫有評論、散文等,文章散見於紙本/線上媒體。夢想成為冬天裡金黃色的晨曦,擁有三位忠實讀者,先生、媽媽,還有在天上的爸爸。工作請來信 huangsea@youcontent.club,謝謝。 近期文章 來到不浪漫的鄉村,反對浪漫的寫實宣言——專訪《女警撞到夫》導演約瑟夫・哈德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在生命的裂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戰鬥位置──專訪盧鎮業 《我依然在此》:缺席是在場,個人是政治 詹育杰 旅居巴黎十多年的藝文筆者,譯者。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文字散見「今藝術」、「藝術家」、「表演藝術」等雜誌與電影相關平台等。早期曾於台灣電影圈工作,作品並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近期研究以後人類哲學與流變共生的藝術為方向橫跨行為表演、電影與策展實踐。 近期文章 《帶針的女孩》:厭女社會體制下的女巫前傳 《鯨魚馬戲團》:是世界末日?又或者,只是日食? 威廉・肯特里奇:穿越四十年的旅程,愛跨界說故事的南非藝術家 陳沅綦 讓我對這世界好奇/讓我信自己的真理/無論日夜是如何經過/期許在電影當中的我/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願我可。嘗試經營 IG 中:@otto_e_mezzo_platform 近期文章 《錄影帶謀殺案》:大衛柯能堡與身體的血肉暴政 《巴頓芬克》:再沒有得救的希望 好久不見,希區考克先生 陳穎 近期文章 重返《殺夫》現場:多元身體與女性生命細節 《青蛇》中(不存在)的雌競與女同志 我們都在陪伴世界死亡:《隔壁的房間》與伴死的藝術 偉民 高雄人,給孤獨者書店店長。去年最喜歡的書是陸達誠教授的《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 近期文章 《戀戀風塵》:歲月在人間捺下的一枚逗號 《藍宇》:藍色的房間 《熱帶魚》:做夢,為生命留一扇門 1 2 3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