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Lizzy 2025.09.03 《天作之合》:是愛,讓物質有意義 《天作之合》是屬於手機與平板盛行數十年之後的疏離世代的浪漫喜劇。它知道身處於現在,不再能像九〇年代那樣單純頌讚傳統愛情,畢竟這些年來浪漫喜劇已經快要從大銀幕完全消失了,世界也變了很多,於是它選擇在表面上憤世嫉俗、走解構路線,甚至加進了關於約會現場的黑暗風險,但最後仍回歸傳統浪漫喜劇的氛圍,頌讚愛情。 釀電影 2025.09.02 《辣媽辣妹2》:我看的不是電影,而是千禧世代的青春與困境 也許就一部電影而言,第一集已經有完整的結局,但人生是一場無限賽局,我們雖然不像飾演安娜的琳賽.蘿涵有著戲劇性的演藝生涯,但每個世代間都有新的衝突需要解決,而換位思考一直都是這系列的主旨,所以才需要推出新版或續集。何況,可能有些觀眾並不知道:2003 年的《辣媽辣妹》,並不是該系列最早的版本。 Mion 麥恩 2025.08.31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成人,成鬼,成為我或我們 「畫到我自己喜歡的角色受傷時,我也會覺得他很可憐,讀起來非常不好受,我並不想要這麼做。但是這就是一個人不得不賭上性命去戰鬥的世界,所以十分抱歉,我會誠心誠意努力畫到最後的,請大家多多關照。」無限城決戰開展不久的《鬼滅之刃》漫畫封面內頁,吾峠呼世晴留下了這段文字,回應眾多讀者懇求留他們愛角一命的期盼。 文字裡的貓 2025.08.31 《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在絕望之巔,我沒有死 「你熟悉那種可怕的融化感,彷彿溶解在流淌的河水中,自我被有機液體化為烏有的感覺嗎?你身上一切堅固、結實的東西,都在令人厭倦的流動中融化,只剩你的頭額。」二十世紀的羅馬尼亞裔法國哲學家蕭沆在 22 歲時寫下《在絕望之巔》,書名以彼時在自殺訃聞中通用的開頭為名:「在絕望之巔,年輕的某人結束了他的生命。」 趙鐸 2025.08.27 《偶然與想像》:生活,扮演,魔法 《偶然與想像》作為濱口竜介創作軌跡中,最為傑出的階段性成果,不以清晰可辨識的戲劇經驗切割一段特殊時刻,而是將生活無所不在地嘗試入戲與出戲的搬演。它有著仿若藝術創作活動般,關乎意識底層的感知體察;同時,每一次都是自我與他者的內在,對於一個連自身都無法壟斷其詮釋權的文本,進行重新書寫、聆聽與入戲的過程。 黃曦 2025.08.22 我還在香港拍電影──周冠威的十年與其後 在《時代革命》開拍之後,周冠威更全面地意識到自己必須完全地參與其中,同時作為公民,也作為紀錄者。即使現今香港的政治氛圍變得更加壓抑,周冠威仍選擇作為一名創作者,繼續留在香港拍電影——在面對極權的黑暗時,我選擇讓自己暴露在陽光之下,這樣的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抗爭。 1 2 3 4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