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曦 2025.10.14 《泥娃娃》:在性別開眼之後,原來愛是惡之花 《泥娃娃》以童謠和泥偶召喚出嬰孩的記憶與形象,將潛藏在童謠裡的文化禁忌,召喚成為恐怖的源頭,文化傳統與民俗信仰結合當代科技,更像是在傳統與進步之間,再一次地撕裂、重塑女人在家庭分工中的衝突,而電影透過視覺機制所呈現出的鏡頭語言,更將攸關(懷孕)女性的精神壓抑與分裂,與作品的恐怖主軸相互嵌合。 釀電影 2025.10.14 【釀電影】「第 60 屆金鐘獎」|相關文章選 綜觀第 60 屆金鐘獎入圍名單,或許不難發現當前的台灣影視產業,在商業與流量之外,更有意識地透過各式題材,探索歷史、性別身分之間的裂縫,讓觀眾能夠同時看見擁抱主流口味、意圖擴大收視的作品,也能看見堅持自我風格的作者型作品。 釀電影 2025.10.13 【釀電影】vol.20《二十歲女生》: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 在成為自己的路上,觀看往往先於言語,而女人要能書寫,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房間。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房間是電影,道出無以言說的念想,重建凝視世界的方式,敘事屬於自己的身體──本次企劃邀請二十位影評人,重新回顧二十世紀的電影,帶領讀者看見,在這些電影裡,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辨,如何成為__。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5.10.12 《色,戒》:用愛銘刻存在的證明 比起順著張愛玲原著中引用的那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直觀地解讀王佳芝是由性開始「做」出愛的,我認為她對易先生的感覺,更像是她對於愛的投射——她是難以自拔地,在注定失敗的行動中,在建立於謊言上、肯定沒好結果的關係中,從易先生身上完滿了關於愛情的想像。 黃曦 2025.10.11 其實沒有人可以拯救,也沒有人有義務拯救──與朱駿騰談《河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幾乎可以作為《河鰻》的註腳。其實整部電影都圍繞著父權的陰影,也因此更像是導演最自我的剖析,他的電影藝術並未代償他面對生命虛無的創傷,那一道飄忽的裂口反而在創作裡,被暴露得更加澈底。但朱駿騰說,他想要以性作為所有慾望的象徵,看見那個生而為人,因為無能,於是感到抱歉的自己。 宛若翩翩君子 2025.10.10 新的老電影:拾起被棄至邊陲的集體記憶——愛麗絲吉短片輯、《腥紅血滴》、《牧草》 老電影提供了一條重返歷史現場的通道:不僅是創作者創造出的影(幻)像,所反映的時間、空間之相對真實;同時也作為創作者的容器,承載並延續其思想和身體記憶——使觀眾得以回望並映照出,自過去流動至今,被時代遺落至邊陲地帶的敘事裡,是否有著我們依舊逃不開的、受歷史無情抹去的命運?而在這當中,我們還遺漏了什麼? 1 2 3 4 ...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