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吳思恩 2021.05.25 《四重奏》:甜甜圈的洞,是音樂與心情的出口 在這個不只是音樂繞樑,更是全員單戀的別墅中,他們曾經說謊、卻也真誠,真誠地告訴他人,我們都是靠著假裝才一路走到了這裡,假裝快樂,假裝留戀,甚至假裝自己的傷疤早已癒合。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甜甜圈必須有洞才是甜甜圈,否則就只是炸麵包而已。是他們的缺陷完整了「甜甜圈洞」。 香功堂主 2021.05.24 《別對映像研出手》:創作熱情與現實考量的拉鋸戰 《別對映像研出手》既「浪漫」又「現實」。「浪漫」的是淺草等人對於創作的熱愛與熱情,令人為之嚮往,想要像他們一樣,把每一份挑戰都視為一場偉大的冒險,無畏無懼,用力活在每一個當下。一如水崎對父母說:「在製作動畫時,我明白了一件事:我活著,就是為了一直做這樣的東西,我已經無可自拔了。」 甜寒 2021.05.20 而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走進──《去年在馬倫巴》、《廣島之戀》絮語 不是說感受性的神秘不能被系統化、結構化,而是我從來不覺得可以徹底收束,在打造高樓、自動運作的工廠或是迷宮後,總要開一扇通往幽冥的窗、留一面照見鬼魂的鏡子。一個實驗須可重複施作,我卻更想得到它的畸變、參差,還有它們歷經這些在時光後長成不同的樣子,也把時間變成不同的樣子。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1.05.19 《廣島之戀》:是你、是他,亦是我 愛的另一面是冷漠,生命的另一端是死亡,宿命的另一面是可能性或自由意志,法國的命運,與德國和日本的密不可分,所有對立事物的一體兩面在一部電影裡全部展開來──《廣島之戀》展現的是人類之間的彼此理解與連結,至於我會是你、或是他,並不是如此重要,因為我們屬於彼此。 謝博勻 2021.05.18 困在回音中的此時記憶──《去年在馬倫巴》 藉聲音的圖層遊蕩於空間的窒礙與時間的紊亂之上,可以發現《去年在馬倫巴》中的人物似乎也和導演在處理記憶的方式一致,以一種突如其來、或者誇大一點地稱為斷章取義的手法貫穿全片。在此種施力與加重的敘述之下,「記憶」與「曾經發生」之間似乎拉出了一個非相互參照的關係。 吳思恩 2021.05.14 《離婚活動》:結婚是否必須是愛情的最後一站? 母親與妻子可以是一個女人的角色,但並不占據她全部的人生;人們尊敬善盡母職的女人,同時也不該貶斥追求自我實現的女性,因為她們有著不一樣的人生目標排序與選擇。而這正是在多數已開發國家中,50 歲以上離婚率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那些為了孩子隱忍的時光終於過去,卸下身為母親的重擔,她們才終於有了一次飛翔的機會 1 ... 174 175 176 177 178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