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黃曦 2025.10.14 《泥娃娃》:在性別開眼之後,原來愛是惡之花 《泥娃娃》以童謠和泥偶召喚出嬰孩的記憶與形象,將潛藏在童謠裡的文化禁忌,召喚成為恐怖的源頭,文化傳統與民俗信仰結合當代科技,更像是在傳統與進步之間,再一次地撕裂、重塑女人在家庭分工中的衝突,而電影透過視覺機制所呈現出的鏡頭語言,更將攸關(懷孕)女性的精神壓抑與分裂,與作品的恐怖主軸相互嵌合。 CharMing 2025.07.19 那張長椅,就在現實與非現實存在著──奧山由之與《長椅小情歌》 「對我來說,所謂的現實與非現實,是同時存在的。眼睛所見的現實,和腦中想像的虛幻加總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真實』。因此在拍這部片的時候,我有特別注意該如何設計電影的『入口』與『出口』,讓觀眾可以自然地從現實進入幻想,且在看完電影後不會有跟生活脫節的感覺。」——奧山由之與《長椅小情歌》 詹育杰 2025.04.18 《帶針的女孩》:厭女社會體制下的女巫前傳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陳沅綦 2025.10.18 《一戰再戰》:革命萬歲,造反有理 這或許是安德森至今最具娛樂性,同時也最具冒險精神的電影,將其過往創作的風格與主題重新聚攏──家庭悲喜劇與政治寓言、史詩的格局與詩的凝視──觀眾既能在其中感受感官的狂熱,也能在影像的縫隙間,聽見歷史的迴聲,《一戰再戰》最終凝成一部寓言,既不歌頌,也不審判,只以影像的形式追問:我們如何繼續相信? CharMing 2025.06.19 是枝裕和最想捕捉的身影──演員廣瀨鈴的成長之路 「廣瀨鈴是能激發導演欲望的存在。」是枝裕和導演說。「她會讓人產生一種『只要是我來拍,也許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渴望。我想持續地,隨著她的成長去捕捉她的模樣,用自己的鏡頭拍下『現在的廣瀨鈴』。直到有一天,她對我說:『導演,差不多可以了吧』為止。」 倉鼠球営業中 2025.04.04 《小鎮星熱點》:當他者不再是他者,秘密不再是秘密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1 2 3 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