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編輯室 釀電影 2023.07.07 編輯室報告:釀電影 6 歲了!近 100 張電影票送給訂閱支持的你 《釀電影》謝謝這一路上的機緣,更謝謝有你。六週年慶的這個月,我們每週都準備了一份好禮,想送給總是支持我們的你。 ❋ 七月續訂 / 新訂的季費、年費會員即可享有此優惠 ❋ ❋ 訂閱禮依扣款順序增送,數量有限,售完不補 ❋ 完整閱讀 黃曦 2023.06.16 《無法離開的人》:回去才能歸來 《無法離開的人》今年五月於北師美術館展開同名展覽,於地下一樓重現劇組幕後的創作歷程,以「人」、「遺書」、「地方」規劃出三個主要展區,將整棟北師美術館打造成電影歷史的延伸。 完整閱讀 Jesse 2023.06.01 2023 坎城現場直擊:媒體證、冷麵包、紅毯與海灘椅──詳解坎城影展的一整天 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林孟穎 為了爭睹一流作品的世界首映,全球各地業界人士搶著擠進這座電影之城。然而場次有限,看片欲望無窮,這些用錢也買不到的夢幻票券究竟是如何分配的?影展期間處處都有放映及周邊活動,實際上到底有哪些必帶行程?以下依照時序,為大家開箱「坎城的一天」大概是什麼模樣。 |07: 完整閱讀 Jesse 2023.05.17 2023 坎城現場直擊:開幕片《Jeanne du Barry》盛大開場,各國電影人全面回歸 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林孟穎 第 76 屆坎城影展於 5 月 16 日至 27 日舉行,首日由法國才女麥雯(Maïwenn)自編自導自演、強尼戴普擔綱男主角的法國宮廷劇《Jeanne du Barry》拉開序幕。 走過三年新冠疫情,坎城經歷了 2020 取消、2021 延期,直至 2022 完整閱讀 粉紅色的百香果 2023.05.17 從粉絲到實習生:腦洞少女潛入釀電影的實習特輯! 最近一邊準備八月新刊的專題內容,一邊整理自己在釀電影的實習生活,才發現真的是咻地一下就來到尾聲──遙想去年暑假,我仍是釀電影的小粉絲,因為斗膽的毛遂自薦被注意到了,或許是真的表現得很積極吧(自誇),去年九月我順利潛入內部,就此展開了為時九個月,體感上十分痛快的實習旅程! 完整閱讀 汪正翔 2023.05.03 竟然有一個讓我們覺得美的當代藝術──談「大衛.克拉耶伯:片刻冥想」 美或是純粹(或許加上詩意)在當代藝術即使不是負面的,也是一個近乎於無效的說詞。所以當我面對大衛.克拉耶伯(David Claerbout)在北美館的展覽「片刻冥想」,產生了美或是詩意的感受時,我覺得非常不安,好像回到了一個古老的審美體驗。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3.04.26 釀電影新刊【影迷這種生物】⇒ 在電影裡,我活過一百萬次不同人生 說到底,看電影是一件孤獨的事。即使這是很好揪伴的活動,即使聊電影的同好不難尋,即使「在戲院一同體驗」是我們這些基本教義派的信仰,但是對電影的愛、電影與你的關係,終究只有自己能懂。電影召喚的是人生觀、記憶與看世界的方式,所以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愛的電影完全一樣。 完整閱讀 張晉瑋 2023.04.19 分解生活、重組意識:高重黎的後設影像裝置與視覺玩具 「生活決定意識」不只是一檔羅列高重黎過往創作的回顧展,而是意欲拓出一條他不斷拆解由西方歷史巨齒與文化脈輪齧合傳動、引光投像的器械發明,並透過形式各異的裝配重組,於毀壞「發明」之際重新「編做/作」──或者說,在歐洲視覺發展史與本地影像接收史的夾縫間重思、協商──所謂「影像史」的動態路徑。 完整閱讀 1 ... 4 5 6 7 8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