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 策展專題

  • 會員限定

  • 編輯室

  • 電影

  • 影集

  • 人物

  • 作者群

  • 釀片單

  • 釀選品

  • 搜尋

    登入

    訂閱方案

    • Follow Us On

    • TOP

    搜尋結果

    共有 75 筆,關於 返校 的結果

    文章

    標籤

    Profile photo ofinception719@gmail.com

    黃以曦

    2020.01.04

    愛作為幻覺,作為白日焰火:《南方車站的聚會》

    《南方車站的聚會》展現了一種極致的孤獨和寂寞,而兩者原是無關的事情。孤獨是一個人的終究只能自己一個人,寂寞是人的無論如何就是想要有伴,前者指涉了後者的徒勞甚至荒謬,可卻是後者,深刻地確認了前者之作為唯一真理。而這樣的確認,提示了一幅全然絕望而渺小的意象。

    Profile photo ofwallys.h.t@gmail.com

    甜寒

    2019.12.31

    《想見你》:穿越時代的愛情神話

    《想見你》的「穿越」是:原本我們的命運騎行在筆直的路上,如果時光之路忽然逆行而上攀,大塊的風景斑斕變幻,繁花旋風而逝,風又旋轉地像花、點綴於崎嶇的時空座軸裡,如果到達連我和你的影子都將隱沒的、初陽未生的盡處,你願意再從這般荒蕪造出同樣的脈絡,回到「這裡」嗎?你願意踏尋無有植被的初因找到我嗎?

    Profile photo ofcheercut@gmail.com

    雀雀

    2019.12.22

    等一個許光漢,新劇《想見你》讓台灣女孩都想拋棄另一半

    「每接演一個角色,一開始一定都會有磨合期,它不會那麼穩定,就跟新認識一個朋友一樣,一開始會不熟。」儘管自認是個慢熱的人,許光漢也要逼自己盡快跟對方變熟:「越演越熟的過程中,慢慢你直覺地就會知道這角色是會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我來說,穿脫角色的人格都會需要一些時間,我盡量在讓這時間縮短。」

    Profile photo ofcheercut@gmail.com

    雀雀

    2019.12.08

    擴展華語電影與女性電影範疇的實踐者──專訪《夕霧花園》導演林書宇

    相較於其他所謂的「女性電影」,林書宇導演的作品常以女性視角帶領觀眾冷靜地看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年紀與不同環境下所活著的樣子。但深刻拍出不少女性處境的林書宇,其實從沒有意識到過自己是拍女性電影的人。導演說他只是喜歡看複雜的角色人物故事⋯⋯

    Profile photo ofjm211621@gmail.com

    CharMing

    2019.11.29

    金馬 2019|只要是活著的人,都很強壯──專訪《男人真命苦》真利子哲也、池松壯亮

    面對總是無法控制情緒、大吼大叫的角色,池松壯亮就連「聲音」也都獻給宮本浩,「剛開始拍戲時,我沒有想太多或有所保留,結果我第二天喉嚨就啞了。」願意為了角色付出一切,池松壯亮的熱血多少被宮本浩所影響,甚至曾考慮電影中牙齒被打掉的戲,和前輩三國連太郎、松田優作一樣真的拔掉牙齒⋯⋯

    Profile photo ofjm211621@gmail.com

    CharMing

    2019.11.25

    金馬 2019|在小說的框架中創作─專訪《罪樂園》瀨瀨敬久、《小小夜曲》今泉力哉

    看看《罪樂園》與《小小夜曲》,同時身為創作者的兩位導演,皆賦予原著小說新的生命。改編二字,不只要會改也要懂得編,在故事中加入創作者自身的想法,將文字化為影像,不管是電影圈大前輩瀨瀨敬久還是新銳導演今泉力哉,在訪談的過程中,在他們身上皆能看見改編電影最需要的東西:對於原著的愛,以及身為導演的堅持。

    Profile photo ofinception719@gmail.com

    黃以曦

    2019.11.16

    鬼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安眠醫生》

    看著大銀幕上娛樂性十足的鬼與妖的暴衝,於我而言,那終究就是麥可.弗拉納根的「鬼—屋」:緊閉的門窗,隱喻了歲月的封死再不可逆,曾有過的念想,無節制地氤氳瀰漫,一天天長出體量,長出意志。它們或曾是些無害的、漂浮如塵的錯覺與白日夢,但在生命的沉積底,願望、怨恨、遺憾、迷惘、失落與思念,疊成了自己的形體

    Profile photo ofsplitting24frames@gmail.com

    桑妮

    2019.11.10

    《陽光普照》:橫征暴斂的家人之愛

    《陽光普照》是否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一》?答案很簡單:它不是。這不是在論藝術成就的高低,而是除了家庭劇的分類外,鍾孟宏與楊德昌分別透過家庭劇為切點去探問的主題,並無可比性。鍾孟宏將鏡頭焦點放到了比較普世性的問題,也就是人際關係中,剝奪與被剝奪者的位置如何非自願性地受到人的脆弱無力所驅使,而不斷交替?

    • 1
    • ...
    • 5
    • 6
    • 7
    • 8
    • 9
    • 10

    返校

    返校影集

    • 關於釀電影
    • 讀者服務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作者群
    • 歡迎投稿
    釀電影

    Follow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email

    Copyright ©2025

    有內容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