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搜尋

登入

訂閱方案

×
  • Follow Us On

  • TOP

搜尋結果

共有 75 筆,關於 返校 的結果

文章

標籤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0.12.14

《返校》韓寧 aka 方芮欣給學妹的第二封信

我想所謂才華,可能有百分之一是天生,而其他百分之九十九,是對生活的敏感、對人的同理、對事情的寬容、對不論快樂或悲傷的接納。其實我常常覺得,身為表演者的我們,是何其幸福,我們擁有這樣一個出口,可以說想說的話,儘管擔心這些話能不能夠被聽見、擔心是否能夠為角色或是自己發聲,但是這樣的擔心,不也是一種幸福?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0.12.09

《返校》李玲葦 aka 劉芸香給學姊的第一封信

這一年多有長大了,而多或少,我想能在生活中慢慢感受。深入了芸香世界,某些開關好像被打開了,變得更加敏感和感性,很多思想也跟著芸香一步步成長和改變。喜歡芸香,也喜歡芮欣,謝謝他們的相遇,所以有了我們的相識。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0.12.07

《返校》韓寧 aka 方芮欣給學妹的第一封信

你還記得嗎?在最後一堂的表演課,我們抱著老師,傻傻地哭了。我想這都是我們第一次如此投入一個角色,也是我的第一次作為一位演員,用全新的角度檢視自己,重新與自己對話,並且不斷地問:「我是誰?」─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有正確答案,只是在對話的過程中,能夠認識自己多一點,發現自己不同的面相,因而學會同理、學會溫柔

Profile photo ofqazwsxedcrfv.m@gmail.com

于念平

2020.11.18

專訪影集《返校》雙男主角:一起逃出「找自己」的地獄吧!

沈華是一位對文學與詩有熱情的高中老師,也是翠華高中校長的兒子。高中沈浸在詩社的姚淳耀逗趣地說:「一般來說大家很容易不知道詩社的人到底都在幹嘛,但我知道!」也是詩社的經驗讓他慢慢走向表演,因為當時為了朗讀詩作必須接受表演訓練,來讓讀詩更具表現性。

Profile photo ofyenc2006@gmail.com

張硯拓

2019.09.29

《返校》專題文章整理

釀電影的四篇《返校》文章,終於都上線了。這是我們針對單一院線片所做的、最完整紮實的一次專題,三篇影評從三個不同觀看角度,道出三種不一樣的評價本片的方式,這些都很重要,而且並不互斥。而在此時、此刻,這座島上這樣的歷史節點,出現這部電影,能帶起這樣多元且水準整齊的討論,我為此感到振奮。我更為釀電影而驕傲

Profile photo ofsplitting24frames@gmail.com

桑妮

2019.09.28

《返校》:那些政治的、太政治的事情

本該做為故事核心的方芮欣的悲劇,便是電影「強解為自由」這一詮釋下的最大受害者。它把個體在一個不正義的系統下所承受的、只屬於自己的那分獨一無二的磨難給獻祭了,而獻祭的對象是誰呢?就是方芮欣這個人物以其設計而言,根本不可能感興趣或理解的、對未來的某種政治共同體想像。

Profile photo ofinception719@gmail.com

黃以曦

2019.09.23

而你甚至無法自由地回憶──談《返校》中的記憶危機

《返校》以一種「惡夢之生命會找到出路」的方式,讓我們看到,被壓抑、被抹消、被扭曲的記憶,如何強悍挺進,迫它的宿主重整記憶板塊,回到當年,承認那個真正的自己。只有回到真正的原點,才可能做出改變。無論是一句遲來的道歉,或一個重大的補救──對誰,以及對自己,的補救。

Profile photo ofchuck158207@hotmail.com

朱宥勳

2019.09.21

《返校》:學校的陰森,是因為政治的恐怖

《返校》的特出之處不只是呈現恐怖,而是直截了當地說出恐怖的根源:校園為何恐怖?因為它是整個社會當中,殘留最多黨國符號、最多威權痕跡之處。每個台灣人都上過台灣的學校,也因此每個人都經歷過一場小型的戒嚴。在那個小小的空間裡,有不可挑戰的權威、無法動搖的權力關係、鼓勵告密的文化,更有排除異己的蠻橫教條。

  • 1
  • 2
  • 3
  • 4
  • ...
  • 10

返校

返校影集

  • 關於釀電影
  • 讀者服務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作者群
  • 歡迎投稿
釀電影

Follow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email

Copyright © 2025

有內容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