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Mion 麥恩 2023.11.04 《亞瑟府的沒落》導演麥可弗拉納根──恐懼的藥頭,接手史蒂芬金打造恐怖故事時代 在製造驚悚視覺效果的同時,弗拉納根並未犧牲故事的內涵,每一部電視劇都緊緊扣著它們的核心:《鬼入侵》是家庭創傷的療癒、《鬼莊園》是對於失去的接納、《午夜彌撒》是償還自身的罪過、《午夜故事社》是接受死亡後的生活,《亞瑟府的沒落》則是傲慢的代價。 黃曦 2023.11.02 《小淘氣尼古拉:快樂的源頭》:為桑貝做一場夢 我一直覺得夢是騙人的,無論好壞。總之,製造夢境的人、愛做夢的人都喜歡撒謊。姑且先將世界上所有筆耕、作畫、拍電影的人都稱之為「作家」,很有可能,這些作家的思想都來自無意識的夢境/謊言。 張硯拓 2023.10.31 《PLUTO 冥王》:永不凋謝的鬱金香 「只要一直模仿,最後就會變成真的。」這是《PLUTO》另一個對於人類行為的詮釋。其實,人類的嬰孩也是從模仿開始學習一切的,而不斷模仿人類進食、交際、孤泣與慾求的機器人們,終會懂得其中的「意義」。但一但懂得了仇恨,要學會放下,又是另一堂課。 楊 鷺 2023.10.31 二〇〇〇年以降的台產恐怖片:獨屬台灣的恐怖文化 《雙瞳》捨棄好萊塢式的嚇人設計,選擇以華人世界共同的信仰以及如《火線追緝令》(1995)的縝密懸案設計,創造出既本土又玄幻的世界觀,然而最令人恐懼的,並不是片中神通廣大的教主謝亞里,而是造就這一切的「愛」──因愛而生的執念,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普世的情感,才能讓恐懼得以圓滿。 黃曦 2023.10.28 幻象與現實中的女人形象──專訪《虎紋少女》導演余修善 導演在作品中割開了一個想像的畸零地,將女人精神上的自主化為具象的表演,電影中野性的、擁有自我的女人支配著男人,很可能比男人還要偉大,她在幻象中無所不能,卻在歷史中被消弭。 黃曦 2023.10.25 在台灣看法國電影正發生──專訪法國在台協會處長 Cécile、影視專員 Nicolas 在來台灣之前,Cécile 在法國所接觸到的工作多半是和表演藝術相關,例如劇場、舞蹈,Nicolas 則是做沈浸式視覺藝術。而選擇來台,最重要的原因是──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婚姻平權法案的國家,他們希望自己能在一個和法國擁有共同理念的國家工作。 1 ... 69 70 71 72 73 ...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