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Lizzy 2018.10.09 2018 高雄電影節|《比基尼月亮》──你的真實不是我的真實 媒體「選材」與「提煉」的手法與角度,會大幅影響、操弄著作品與觀眾。光是拍一座金字塔,從側邊拍與從上面拍就長得很不同,何況拍的人同時還當起建築工人,對外型挖挖補補,改變金字塔的樣貌?不論再怎麼努力貼近真實,每部紀錄片依舊只是對現實的一種感知方法,都難免帶著電影製作人/導演的主觀理解與私慾。 波波 2018.10.09 2018 高雄電影節|米洛斯.福曼──凝視瘋狂之眼 (《月亮上的男人》、《爵士年代》、《阿瑪迪斯》、《飛越杜鵑窩》)瘋狂在戲劇史裡是久久未癒的題材,它帶有浪漫的頹廢色彩、也具有迷人的顛覆力量。米洛斯.福曼藉助瘋狂撥開世俗的真相,讓人的內在暴露得赤裸裸。什麼時候赤裸裸不好了? 釀電影 2018.10.05 【釀選書】《一寸灰》(1):不可一世張國榮 據說,梁朝偉有一次在內地,被張國榮的一個影迷悲情問話:「黎耀輝,你還記不記得何寶榮?」這個影迷當時記錄說,梁朝偉衝她的方向點了點頭。這個事情,在榮迷中傳播很廣,一歲一哭榮,張國榮節氣又到,不過今天,到我們這一代榮迷已經比哥哥還老,我倒是常常恍惚,不知道何寶榮還記不記得他的黎耀輝,他的前世。 陳正菁 2018.10.04 《舞動人生》:關於比利.艾略特的幾件小事 夾雜在煤礦工人與鎮暴警察之中,芭蕾顯得如此羸弱易碎,卻也異常地柔軟輕盈。舞動本該是一種身體本能。嬰兒從母體子宮跳出來再一路跳向墳墓,從出生到死亡,我們原本都應該舞動身體、踩著輕盈步伐一路往前。長大成人幾乎意味著失去自由使用身體的能力,並且在失去能力之前,首先失去的是勇氣。比利幫我們拾回舞動身體的勇氣 甜寒 2018.10.03 《阿飛正傳》與二十八年夢 每個平行時空的下午,相似又不同的夜晚,既視感像老唱片跳針,在時間推移中拉出一個個畫格,仔細對照,他和她不是她和他,舞伴換過舞伴,每次離別和相聚。但又可能,故事既然是故去的事,會像旭仔之後說的另一個版本:無腳鳥「一開始便已經死了。」電影是一個更大的,未生未死的夢。 于念平 2018.10.03 2018 女影國際觀摩|紀錄與事件,鏡頭之外發生了什麼? (《無法無家》、《被監禁的女人》、《性、手槍,再來點森巴》)不管在華達的劇情片還是影展的紀錄片中,創作者都是在尋求觀看的角度,將單一事件複雜化,使多種角度同時存在,最終想要呈現的不是事件中作為一個點的「真相」,而是指出這個事件本身就是由無限的點所建構的。 1 ... 285 286 287 288 289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