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紅眼 2019.10.24 只有一半的太空夢 太空科幻片的風格轉移,恰恰也是電影之於我父母和我的世代落差。他們所認知的電影,需要為觀眾提供奇景構想,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消費經驗,默認了其虛構、與現實割離,這跟八十年代人們對航天科技的了解,對太空探索的想像如出一轍。但在我成長的年代,蘇聯解體,太空計劃已經不合時宜,失去了為人類提供未來想像的實用價值。 熊一蘋 2019.10.19 電影愛人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張硯拓 2019.10.15 《小丑》專題文章整理 這四篇文章,代表釀電影對這場文化現象的參與以及省思,作為邀稿者與編輯,我更是從中得到無盡的收穫。再次分享連結如下,也期待大家訂閱釀電影,才能夠完整收看喔! 波波 2019.10.14 不是你所想的孩子,《小丑》的快樂變奏 瓦昆在塑造亞瑟這角色時,添加了女伶般的陰性神情作為一種催眠,催眠下亞瑟能借用其自信去睥睨這個世界。就像在受邀莫瑞.法蘭克林秀卻被主持人拿來嘲笑,那一刻從主持人角度看向亞瑟的鏡頭,亞瑟四十五度角迴轉過來的側臉與肩、與眼神,都居住著一代風華的傲人氣質。 Lizzy 2019.10.13 《囧媽的極地任務》:在她失蹤以前,她早就消失了 相信很多全職媽媽,或是為了母職而找簡單工作、放棄自我實現的母親,都理解這種一事無成的悲傷。雖然大家都把養兒育女多麼偉大掛在嘴上,但這更像是「應該做的事」、「大家都在做的事」,而不是某種特別的成就。柏娜蒂分不出自己跟其他媽媽的差異,但她明明該是與眾不同的。 MBKBN 2019.10.10 無法取消的指定席──我的家庭劇院 在久無人居的南部老家,別說網路,連電視都沒接天線,年夜飯如幽闇深海,家人是一群不帶水肺的潛水員,拼的是誰氣長。在智慧型手機尚未發明出來拯救世界的那個年代─餐刀切割瓷盤,筷子墜落地面,湯勺從深鍋裡舀起蛤蜊的硬殼─這些就是海面偶爾浮出的氣泡,啵。啵啵。啵。「我們來看電影吧?」慘烈情況終於在某年有了改變。 1 ... 240 241 242 243 244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