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甜寒 2020.05.26 百年《歌劇魅影》簡史(上):妳是天堂與地獄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是加斯頓勒胡1910年的小說,曾被數次續寫,也被改編成許多電影、電視劇、動畫,更在1986年出現了將風潮推至全世界的音樂劇版。原作以巴黎歌劇院為藍圖,主角魅影藏匿於其中,但這位面具異人已然成為一種角色原型,如今明明暗暗地在不同文本枝蔓開來,於一個又一個舞台神出鬼沒。 雀雀 2020.05.25 專訪苗可麗:痛並快樂著爽演《做工的人》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在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敦化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釀電影 2020.05.24 Podcast 試播集上線 各位親愛的釀讀者:《釀電影》終於開始嘗試 Podcast 節目了!從今以後,每個月會推出一集,每一集由數個單元組成,完整版只限付費會員收聽;這個月推出的試播集,完整版播放器在本文最下面,請付費讀者務必登入帳號收聽~ 趙鐸 2020.05.22 從疏離曼到蘇黎曼:《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中屬於存在狀態式的幽默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波波 2020.05.21 上帝如果想搖滾,《吉屋出租》就是祂的波西米亞福音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吉屋出租》是一把解剖刀,切開拉森卅五年來在紐約東區累積的膿瘍,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用「愛」來包裝愛滋是唯一的解決之道,但上蒼派拉森來完成《吉屋出租》卻又急忙回收,也算是留給相信愛情、相信自由、相信波希米亞精神的人,一個出口。 汪正翔 2020.05.19 凝視《薩爾加多的凝視》:為何攝影大師都是那個樣?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1 ... 213 214 215 216 217 ...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