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熱門 釀電影 2024.12.04 【海光電影院】《小偷家族》映後座談 feat. 許婷婷 ╳ 張硯拓 是枝裕和的創作早期,如《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國》都處理了生命創傷和面對死亡時的未知感,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助與恐懼。後來,他與樹木希林的合作開啟了另一個階段。他似乎在樹木希林身上找到了某種母親的形象,於是逐漸將目光轉向家庭議題,拍出了《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這樣的家庭日常作品。 釀電影 2025.03.24 香妲・艾克曼:廚房失序與進食失調 香妲・艾克曼熱衷於拍攝廚房,她的廚房質樸、功能普通。她不拍廚師與美食,她拍的是廚房中的家庭成員,城市中的普通住民。視覺上,她的廚房光色生動,被食物、裝潢、餐具、桌布點綴,不是單調的地方。廚房與人的關係,與公寓的其他部分不同,這裡不是休憩地,而是勞作、品食、分享的場所。 黃曦 2025.03.27 《遮蔽的天空》:躁動著、落敗著/努力著、用力著,生命的抱憾之美 《遮蔽的天空》便是當代社會的愛情寓言,活在心靈下沉的混亂時代,波特的壓迫者身分與凱特的被壓迫者身分,或許跟現代總是枉然的愛情高度相似,我們都活得不乾不淨,下沉之時總是為了想要證明自身的存在,遂「珍而重之」地向著搔不到癢處的憂鬱鼓腹著、騷動著,進行著意味不明的精神鬥爭。 宛若翩翩君子 2024.12.04 【2024 新北市紀錄片獎】:《夢想全壘打》、《共生流浪》、《只是想結婚》──社會邊緣人的代言者 撇除藝術美學、經濟價值的探討,現行台灣紀錄片的創作是相對自由的。「真實再現」賦予它有別於其他電影體裁的公共價值,成為社會邊緣人的代言者——為老者發聲,為孤獨者發聲,為移工發聲,而我們的眼睛,也得以看見過去、現在和未來。 趙鐸 2024.12.10 如何透過「沉浸感」使我們進入並理解到身心疾患者的視角:以「高雄電影節 XR DREAML」三部 VR 作品為例 本文嘗試從這兩年高雄電影節所展映出的 XR 作品中,挑選出三部以 VR 技術處理身心疾病患者主觀視角的作品:《臨夜吶喊》、《靈魂繪師》以及《記憶如沙》,以說明 VR 是如何透過特定互動機制的設計,「訓練」觀者逐步進入到患者的視角。 范亦昕 Eartha Fan 2025.03.18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當青春撞上現實的牆,仍要繼續往前啊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好像可以繼續說下去了。其實青春從來沒有白費,我們燃燒、碰撞、受傷,正是為了理解現實的邊界,摸索理想的框架,好讓我們終能長成一個懂得在危險與安全的空間中鞏固理念的大人。也許不再那麼熱血,不用張狂的方式去抵抗,但能做些平凡的事情,也許也很好,比如理解、包容,比如終於知道我們是誰。 1 ... 19 20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