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7

By 釀電影

看《五月雪》之前你必須知道的六件事

編按:《南巫》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五月雪》,近日將在金馬 60 國際影展作為開幕片首映。這是一個根植於馬來西亞歷史的故事,對於多數的台灣觀眾而言,勢必需要一些事前/事後的知識補充。這次《釀電影》企劃了一系列文章,第一波陸續上線的有〈看《五月雪》之前你必須知道的六件事〉〈看完《五月雪》的你會想知道的十件事〉,以及〈因為我沒有答案──專訪萬芳、張吉安談《五月雪》中的傷痕與失語〉,敬請期待。



整理、撰稿:張硯拓
補充、審訂:張吉安、孫松榮
(部分談話內容來自 2023.11.5 舉辦之【講在金馬飄雪之前:《五月雪》專題座談】)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一、513事件

513 事件是被稱作「馬來西亞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種族暴動衝突悲劇。

1969 年 5 月 10 日,馬來西亞舉辦了五年一度、自獨立之後的第三屆全國大選。5 月 11 日開票後,執政的華巫印聯盟首度在得票率上被反對黨超越,雖然當選席次依然佔多數,但明顯較之前重挫。

對此,反對黨在吉隆坡發起慶祝遊行,隨後執政方也有勝選遊行的計畫,不同陣營間的緊張氣氛開始攀升,到了 5 月 13 日正式演變為暴力衝突。首都吉隆坡多處有傷亡傳出,包括本片聚焦的半山芭社區、以及附近的大華戲院。隨後政府宣布戒嚴,馬來西亞進入長達兩年的國家緊急狀態。

在此事件背後,是馬來西亞多元種族間長期存在的張力,尤其是馬來人與華人間的緊張關係。而在事件造成的傷亡中,也以華人佔多數。雖然當局曾在事後公布調查報告,但當中的傷亡數字普遍被認為低估了。至今,513 事件所造成的實際失蹤、死亡人數依然未明。

講在金馬飄雪之前:《五月雪》專題座談側拍/小咪

講在金馬飄雪之前:《五月雪》專題座談側拍/小咪

張吉安:「小時候如果我們愛玩不回家、在外溜達,我的奶奶就會說『你再不回來,等一下 513 發生你就死掉了!』也就是我們從小就會聽老人家用 513 來恐嚇你;或是馬來西亞每五年一次大選之前,我最記得我媽媽會先帶我去市場買米、買乾糧,因為很怕等一下又會發生 513 事件。可以說從小到大,513 這三個數字就成了集體記憶中的恐懼代碼。」

孫松榮:「我也記得小時候每到大選期間,路上就會看到一些標語:『不要再讓___事情發生』,有點像在恐嚇大家。後來看了很多資料和網路上的口述歷史,都提到當時有些人可能只是經過(衝突地點)附近,就再也沒有回來。而在事件中過世的除了華人,也有回教徒、印度人,只是因為華人佔更多數,所以整件事被上升到以『種族衝突』去理解。但這背後還是有更複雜的諸多因素,包括冷戰局勢等。事件影響了世世代代華人與印度人、馬來人之間從政經結構到幽微身分等複雜關係。」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二、紅登記,藍登記

在本片對白、以及由萬芳演唱的主題曲〈五月的人〉歌詞中,皆出現「紅登記」、「藍登記」這一對詞彙,這指的就是馬來西亞不同類別的身分證:

藍登記:馬來西亞公民證
紅登記:馬來西亞永久居留證

兩者最直接的差異是:持有紅登記的人可以自由居住在馬來西亞,置產、工作、經商,但是沒有馬來西亞國籍,也沒有公民權利(選舉、被選舉權以及各種國家福利等)。

這兩個概念套用到現今世界各國間的移民規則,或許很好理解,但在馬來西亞 1957 年獨立當時,並非境內所有國民都自動擁有公民證,而是來自外地者──比如在 1957 年前就從中國來的華人──有一部分只拿到了紅登記。甚至有些直到現在已經七、八十歲了,一輩子住在馬來西亞,依然無法由紅轉藍。

講在金馬飄雪之前:《五月雪》專題座談側拍/小咪

講在金馬飄雪之前:《五月雪》專題座談側拍/小咪

張吉安:「我從 2015 年開始做了長期的社區田調、訪談,就曾遇過一些老人跟我說,他們一輩子都在期待能不能拿到藍登記。他們在獨立之前就來到馬來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還未在 1963 年分家前的稱呼),但因為出生證明在逃難時期弄丟了,就一直無法申請公民權。加上他們的馬來語──即馬來西亞的國語──說得並不好,甚至無法在面試的時候唱好馬來西亞國歌,這種種都會造成困難。

在過去,持有紅登記就彷彿是次等公民,是會受到一些歧視的。比如他們遇過出門如果被警察盤查,剛好附近發生了竊盜案,拿紅登記的人會第一個被調查;所以,也有老人家告訴我,他們小時候一直拿不到藍登記,就會把紅登記塗成藍色,這行為好像很童趣,但其實是很卑微的。」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三、《竇娥冤》

《竇娥冤》是中國元代作家關漢卿的雜劇作品,講述民女竇娥被誣告殺人,為了不連累相依為命的婆婆而含冤認罪,並在刑場上對天宣誓,行刑後將會降下六月天的大雪,以證其冤。這是流傳甚廣的民間故事,後被改為粵劇《六月雪》。

在張吉安為 513 事件田調的過程,得知當年事件發生前後,半山芭華人社區正在搬演酬神戲,一連三天分別是《六國大封相》、《六月雪》與《白蛇傳》。其中 5 月 13 日即是第二天,上演的是《六月雪》。

這是一部關於冤情不被看見、女性受屈無法言說的戲,與《五月雪》的故事核心相通,便成了本次片名靈感的來源。

《五月雪》工作照/張吉安提供

《五月雪》工作照/張吉安提供

四、義山

513 事件當晚,吉隆坡許多衝突現場的傷亡者在事後直接失蹤,估計被載到荒山野地去掩埋了。家屬再無音訊,直到多年後在吉隆坡各地發現亂葬崗,才能前往尋親──那些墓碑上有的寫了名字,也有許多只寫著無名華人(UNIDENTIFIED CHINESE)。

而這些受害者的家屬,有些花上許多年尋親,有的找到了,有的至今還是不知道家人的下落。也有些受難家屬因為心裡害怕,至今都還不敢去找,或是去祭拜。因而不論有名字或是無名氏,許多墳地的主人至今,也都還等不到家人來認領。

這其中,在吉隆坡雙溪毛糯麻風(台譯漢生病)病院的後山,也有一片 513 的義山亂葬崗。2009 年因為附近醫學院要擴建,引發了病院屬地的徵地爭議,張吉安與各方藝文人士前往響應,才因此認識到這座義山的存在。

自此,張吉安每年清明節及 513 前後都去拜訪,對來祭拜的家屬進行口述採訪。這促成了他在 2017 年完成第一部短片《義山》,再在幾年後的現在,延展成為長片《五月雪》。

《馬來紀年》中文本/張吉安提供

《馬來紀年》中文本/張吉安提供

五、《馬來紀年》與蘇丹的洗腳水

《馬來紀年》是馬來文學史上一本重要的著作,內容為歷史與神話的結合體。這本「史話」撰寫始於 1612 年 5 月 13 日,從中可以看到馬六甲王朝當時的天地觀,以及他們想塑造的、與世界其他強盛國家之間的關係。

在《馬來紀年》的其中一章,有個故事是中國明代的皇帝將女兒嫁給了馬六甲的蘇丹,於是建立了上對下的姻親關係,因此,中國皇帝便要求馬六甲的蘇丹稱他為王。而蘇丹照做了,但那之後,皇帝當天晚上全身起了麻風疹子,即漢生病的病徵。此時御醫告訴皇帝:這是因為馬六甲蘇丹與你同為天子,向你稱臣之舉觸犯了天條,所以才有此病狀。解法則是要請蘇丹送來他的洗腳水,讓皇帝喝下。

皇帝只好照做了,並且藥到病除。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五月雪》劇照/海鵬影業

六、《吉打紀年》與嗜血的狼牙國王

《吉打紀年》是另一部馬來文學史話,說的是位在馬來西亞北部、和泰國交界處的吉打州的過去。吉打曾是東南亞最古老的文明古國,在此曾有一位國王,因為吃到大廚在料理過程中不慎割傷手指、摻入血液的紅莧菜咖哩,而驚為天人,從此要求食材裡都要混入人血,最後變成了一個濫殺無辜臣民、為滿足口腹之慾的暴君。

這個故事曾在 1968 年被拍成電影《狼牙國王》(Raja Bersiong),電影編劇即是時任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的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他本人也出身吉打,繼承吉打皇族的血統,為了宣揚祖先的歷史而製作此片,還動用許多國家資源投入,可惜上映後票房慘敗。

從 1968 到 1969 年,《狼牙國王》持續在戲院上映。因此亦有一說法認為,是因為他動用了國家資源、醉心於這部電影而忽略了國事,導致黨內成員和副首的不滿,繼而密謀策劃 513 事件發生後,逼迫東姑阿都拉曼在隔年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