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54 筆,關於 高達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甜寒 2020.05.28 百年《歌劇魅影》簡史(下):我是眼睛和影子 義大利恐怖片導演、1998年也拍過《歌劇魅影》的達利歐.阿基多就曾經說過:「我喜歡女人,尤其是美女。比起看醜女或男人被謀殺,我寧可觀賞漂亮臉蛋性感身材的美女被殺害。」他也知行合一地,在自己電影中放入許多這般審美趣味:看他的鉛黃(giallo)電影,幾乎像是「女為捅己者容,白牆為血濺而粉刷」。 Lisa影評快遞 2020.05.12 《屋頂上的提琴手》:在流浪的屋頂上歌詠傳統、追逐所愛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雖說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是大手筆製作,對於觀眾的耐力及專注力無疑是一大挑戰,音樂的風格吸納了猶太文化再加以反芻,再善用小說、繪畫、音樂劇、電影之間的互文性,推敲出雅俗共賞的歌舞精神。因此,《屋頂上的提琴手》無疑是百老匯歌舞片最閃亮的餘暉,經典中的經典,半世紀以來越陳越香。 吳思恩 2020.04.30 蘇聯消失了嗎?──《DAU》無解的爭議及語境隔閡 在《DAU》終於問世後,看到導演對於一切指控的淡然甚或漠然,不禁讓我憶起每次國際紛爭發生時,俄羅斯給人的整體印象:無視國際批評,連辯解都有點少,我甚至如此思考: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是不是彌賽亞思想在個人的極致展現? 甜寒 2020.02.25 水中的女人,鏡中的狗──專訪黃以曦談新書《尤里西斯的狗》 後來才發現,這不是我從小到大一直在想的事情嗎?即使在難過或其他情緒之中,完全都還能夠有另外一個我冷眼看待。為什麼人會自我戲劇化?當你自我戲劇化的時候,你強迫自己去愛上那個「愛上」的時候,你不是也已經愛上那個愛上了?而你為什麼會意識到自己在強迫自己愛上那個愛上呢?你隨時隨地不停地切換一個又一個的你自己 香功堂主 2020.01.05 2019,我們追不完的劇集 除了無線與有線電視台外,影音串流頻道的崛起與激烈競爭、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大量人才轉戰小螢幕、電腦動畫技術愈發成熟、影集篇幅讓創作者可以細心鋪陳角色關係與劇情轉折等因素,使得影集的精彩與複雜度更勝電影,加上越來越多影迷習慣在手機、平板、電腦上看劇,更讓「追劇」成為當代人的生活日常。 蔡曉松 2019.12.07 我如何學會停止焦慮並愛上前傳──重看《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好鬥是星戰迷的基因密碼。許多影迷們儘管仇恨前傳,但這種特性就是星戰迷的日常。死忠的星戰迷習慣「痛恨關於星際大戰的一切,但熱愛星際大戰的概念」。星戰迷們總是會想到方法來羞辱自己討厭的那些部分,提出一些嚴厲的措辭,常常包含詛咒與所有想像得到的髒字。 希米露 2019.03.29 《我們》:生命兩面體的虛偽正義與無知自殺 有些人的創作是透過臨摹與再造:由過去藝術作品的細節中找尋靈感,重新組合與整裝,融入當代的意識、概念、技術,以及創作者自己的思想、意圖、幽默,製作出屬於新時代的個人之作。喬登.皮爾的《我們》就屬這類臨摹再造作品中的佼佼者。 張硯拓 2019.01.16 【釀電影 2018 年 12 月號】主編的話 每年到了冬天,商業院線休眠,卻是藝文片愛好者的熱血時刻。過去這一個月,釀電影和誠品電影院合作,規劃了【影像的邊境:誠品電影院 X 坎城影展】專題,以五篇文章介紹五部去年五月、在坎城問世的熱門電影。 1 ... 3 4 5 6 7 紀念高達 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