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51 筆,關於 高達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但唐謨 2021.03.24 《削瘦的靈魂》:視覺的七等生 我們看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終極怪胎,憤世嫉俗,不顧常規;我們看到了一個很不討人喜歡的人,永遠把自己的藝術生命放第一,卻目中無人,甚至踐踏他人的善意,讓深愛的人痛苦;我們更看到一個飽受壓抑的怪物,他筆下寫出的挑釁,另類,怪異,違反倫常悖乎自然的東西,在當時的威權時代,被罵成亡國之妖孽。但是他就是有自信⋯ 釀電影 2021.03.23 《墮落天使》:活在你眼觸不及的暗角裡 最後一場戲,李嘉欣與金城武終於逃離了黑夜,在中環迎接黎明。在電影院中的黑夜,即使觀看了角色幾個重覆等待、見面、別離的不同夜晚,對於片終時才看到日光的觀眾而言,那就好比只是一個無奇的夜晚,被斷裂的碎片宕拉得綿長無盡。在金錢社會裡的情愛,實質好比一個夜晚而已。就算殺手送去了幾條人命,都不及與愛人重逢重要 釀電影 2021.01.27 《情殺案中案》:寫給芬妮的密函 《情殺案中案》開拍前一年九月,芬妮.亞當為楚浮誕下一個女嬰,是楚浮二十年來的第一個骨肉,於是我們知道,本名《密函》的《情殺案中案》,原來是楚浮的一封情書,寫給芬妮.亞當。 雀雀 2020.10.08 桃影2020|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力量:專訪《孤味》女主角陳淑芳、導演許承傑 徐若瑄在長片版擔任要角,在片場更是淑芳阿姨的得力助手。淑芳阿姨開玩笑說:「我的助理嫌我囉唆、問東問西,有時候都不理我。後來都是徐若瑄過來耐心幫忙解釋一切。」淑芳阿姨問東問西的焦慮來自在電影中擔任女主角,壓力山大:「畢竟我 82 歲了,不是 28 歲。」 謝璇 2020.09.15 提煉桃園魂,打造屬於市民的桃園電影節──專訪總策展人鴻鴻、節目統籌林珏竹 本屆桃影的年度主題「川流不息」為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在標案中明訂的方向,鴻鴻在這四個字中找到與桃園這個城市的連結。桃園市由於大型國際機場座落而為「國門」,具有交通要塞、與世界串流的特性。「也住著許多新住民、移工以及外省與客家各族群人口,桃園的確是多元環境的代表。」 甜寒 2020.05.28 百年《歌劇魅影》簡史(下):我是眼睛和影子 義大利恐怖片導演、1998年也拍過《歌劇魅影》的達利歐.阿基多就曾經說過:「我喜歡女人,尤其是美女。比起看醜女或男人被謀殺,我寧可觀賞漂亮臉蛋性感身材的美女被殺害。」他也知行合一地,在自己電影中放入許多這般審美趣味:看他的鉛黃(giallo)電影,幾乎像是「女為捅己者容,白牆為血濺而粉刷」。 Lisa影評快遞 2020.05.12 《屋頂上的提琴手》:在流浪的屋頂上歌詠傳統、追逐所愛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雖說長達三小時的電影是大手筆製作,對於觀眾的耐力及專注力無疑是一大挑戰,音樂的風格吸納了猶太文化再加以反芻,再善用小說、繪畫、音樂劇、電影之間的互文性,推敲出雅俗共賞的歌舞精神。因此,《屋頂上的提琴手》無疑是百老匯歌舞片最閃亮的餘暉,經典中的經典,半世紀以來越陳越香。 吳思恩 2020.04.30 蘇聯消失了嗎?──《DAU》無解的爭議及語境隔閡 在《DAU》終於問世後,看到導演對於一切指控的淡然甚或漠然,不禁讓我憶起每次國際紛爭發生時,俄羅斯給人的整體印象:無視國際批評,連辯解都有點少,我甚至如此思考: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是不是彌賽亞思想在個人的極致展現? 1 2 3 4 5 6 7 紀念高達 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