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共有 51 筆,關於 高達 的結果 搜尋 文章 標籤 黃彥瑄 2022.10.23 生來如此,純粹邪惡:犯罪影集《食人魔達默》的改編實踐了何種社會正義? 影集如實還原了在法庭上受害者家屬所言的字字句句,演繹了他們心碎而失控的一面,卻無告知當事人將翻拍此一場景。當家屬們看到過往的傷痛重新搬上檯面時,只能被迫接受突如其來的二次傷害。在觀劇同時,更值得反思的是當影集享受著高收看量、高話題度,被害者遺族的位置應被放置在哪?他們是否有機會發聲,還是依舊失聲? Pony 2022.08.29 心要正、意要誠,作為演員的誠意──黃金配角吳孟達的哲學之道 2021 年初,黃金配角吳孟達因病去世,作為港片九〇年代黃金時期重要支柱的達叔,總是不卑不亢默默在周星馳一旁,稱職地作為配角奉獻其出色的演技。他的離開,讓國外媒體以「傳奇(Legendary)」形容這位偉大演員的貢獻,這也是一生奉獻給戲劇的吳孟達,身為演員精彩一生的最好註解。 黃曦 2022.06.30 影視聽中心 2022「法國經典影展」:擁抱自由,擁抱愛 想起自由的模糊形狀,亦想起這次「法國經典影展」中的百態之美,透過這次空前的策展,有幸讓身在此刻的我們得以從銀幕裡回望那個自由年代,那些沒有情節、邏輯,無法被定義,甚至是無法看懂的電影,都真真實實地代表風起雲湧的電影里程碑──是餘暉底下的金黃色巴黎、波光粼粼的塞納河、以及迷離在浮世裡的眾生魅影。 桑妮 2021.10.15 迷途與自證預言──談《沙丘》與丹尼維勒納夫的漂浪者孤立宇宙 《沙丘》唯一一場好戲,是通過戈姆刺考驗的保羅對母親起疑,兩人遙遙對視,驚覺眼前夜霧靉靆到在面上縫了紗,須臾間子不識母、母不知子。乍看只是正反拍,但利用景別的方式是畫面一打特寫人臉就清楚,鏡頭一拉遠兩人面容就都在霧中,把「看得見自己而看不清楚家人真心思」的折磨、政治叢林促人自強的寂寞都交代明白了。 黃彥瑄 2021.08.13 糖衣毒藥的童話故事:《驚駭糖果屋》揭秘絢麗童話的幽暗面 《驚駭糖果屋》改編自格林童話《漢賽爾與葛麗特》,在原版的童話故事中,兩兄妹因遭到父親拋棄,輾轉來到了女巫佈置的陷阱裡。而在電影中,反倒翻轉了此一概念,是看似純真的孩子們為大人佈置了一棟走不出的童話小屋。 釀電影 2021.07.26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88 分 vs 86 分? 電影這件事,企劃如果搞砸了,可能會虧損好幾億圓。如果是奇幻冒險動作片,還能稍微掌握數字,但是像《龍貓》這樣的片子搞不好無法大賣,而且赤字可能高達數億圓。這點大家心知肚明,所以山下先生才會建議拍成「錄影帶規格」。至此,我內心第一次燃起不甘心的熊熊火焰⋯⋯ Cage 2021.05.04 《哥吉拉大戰金剛》:藏拙更勝有招?好萊塢駕馭東洋巨獸的奮力一搏! 也許,《哥吉拉大戰金剛》是記取《哥吉拉:怪獸之王》票房滑鐵盧的教訓,而放下了成就磅礡史詩的野心,選擇用一種復古,但也相當討喜的科幻喜劇風格。無論是地心探險、還是卡通化的扁平人物形象,這些早已不再被當今大片青睞的元素,在《哥吉拉大戰金剛》裡都是最恰當的安排。 釀電影 2021.04.28 TIDF, mon amour 二十一世紀,擔任過台灣這個那個電影獎的評審。評審們常常感慨各類別的質/量參差不齊,紀錄片與動畫總是大批佳作湧到,其他類別往往乏善可陳。既然參賽的紀錄片質精量鉅,只能讓其中一兩部得獎,未免辜負眾多芬芳。有些評審建議何不為紀錄片增設獎項,畢竟,紀錄片已然向世人展現台灣之光。 1 2 3 4 5 ... 7 紀念高達 高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