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括號君 2025.01.24 永恆的女王——中山美穗 《情書》第一幕,躺在雪地上的博子屏住呼吸,觀眾分不出這瞬間的她是否還活著。如今中山美穗離世,已經確定這瞬間已成永恆。但在這短短一瞬間,包含著中山美穗留給觀眾的許多回憶:那是一個微笑與一個眼神,那是超齡與成熟,也是美艷與溫柔,而不變的是,中山美穗是永遠的傳奇,永遠的女王。 黃曦 2025.01.23 《坂本龍一紀念特輯》新刊分享會:那些坂本龍一,與他所構成的 坂本龍一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空音央是在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我是在太陽花學運之後,開始思考國家、土地是什麼?文明與系統是如何被建構,平等與壓迫又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台灣叫做台灣?又為什麼這一代的我們是天然獨?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脈絡、教育思想,才打造了現在的我們的思想? 張庭榮 2025.01.23 《花神咖啡館》:我們都是夢遊者 於人生的不同處境中看《花神咖啡館》就像一面鏡子,在經歷相愛的炫目神迷與分離的絕望當中,浮沉在對自己或他人的背棄感到強烈失望。我們可能會像安東身處於纏綿在新歡的巨大幸福與背叛舊愛的罪惡感;像卡洛要努力說服自己,靈魂伴侶遇上了更想望的對象;像蘿絲擁有了靈魂伴侶的平靜,卻也籠罩在傷害了卡洛的恐懼之中。 張庭榮 2025.01.23 《這時對,那時錯》:心蕩神馳是唯一的現實 洪常秀的電影裡,無論是情慾暗自流動,還是逢場作戲;是平行時空,抑或是在夢中,人們都像是兩杯裝滿酒水的容器,放在容易搖晃的桌子上──稍稍碰到桌子便灑了出來,那樣真切的感情。我們無法確切分辨到底是那時對、這時錯,還是這時對、那時錯?是夢境或是平行時空? 釀電影 2025.01.19 《青魚》中的符號學:照片、火車與鏡子的隱喻解析 李滄東導演的首部電影《青魚》透過物件與空間的運用來刻畫人物情感與心理狀態,並挖掘電影中關於命運與自我認同的命題,以及電影語言背後的藝術價值與哲學思考。而片名「青魚」同時也是貫穿全片的重要符號,是電影語言中的能指,指向沫東心底平凡恬逸的生活嚮往,是那只存在於過去,一去不復返的純真年代。 釀電影 2025.01.16 《達荷美:祖靈回家》:聲音敘事的去殖民策略 在博物館去殖化運動的背景下,《達荷美:祖靈回家》的價值在於透過旁述敘事(voice-over)以構建全新的主體性。片中,文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發聲」,講述它們從被掠奪到重返來源地的旅程。例如,一尊皇家雕像訴說自己在巴黎玻璃展櫃中的孤獨感,並表達出渴望回到故土與人民建立聯結的渴望。 1 ... 32 33 34 35 36 ...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