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Yin 2024.11.21 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毀滅與再生,時代刻痕下的戰爭省思 韓國電影一向勇於探索歷史傷痕和社會議題,這次國家影視聽中心策展的「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選映 15 部橫跨 1950 至 2010 年代的作品,涵蓋韓戰、獨裁體制與民主運動等時期,其中有票房巨作、獨立電影,甚至還有難以看到的珍貴老片。 顏采葳 2024.11.21 《關於愛的練習》:我愛你,其實是要說給自己聽的 少有人發覺,愛情在我們生命裡劃出一個又一個的節點,其實都是每個人階段性檢視自我的最佳時機。其所指向的道理也很簡單,即是如果有一個人不好,兩個人就會不好,感情就會出問題。說起愛這件事的真實面貌,與童話故事中王子與公主後來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相比,其實還有那麼一點點不堪。 黃曦 2024.11.21 當一隻蒼蠅,在旁邊看妳──專訪《春行》導演王品文、彭紫惠、演員楊貴媚 「我們像一縷魂魄,靜靜地走入他人的生活中,看他們過日子,看時間緩緩流動,而我們並不涉入其中。」《春行》的拍攝現場正是如此,品文和紫惠都希望呈現演員「本真」的樣子。「導演只給了我角色的感受,其他便任由我自己長出角色的變化,所以我們可以更安靜、專注地待在一個『家』裡,成為片子裡的角色。」貴媚姐如此形容。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4.11.20 透過電影,以你的眼看世界──2024 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入圍影片總評 新銳導演創作時,丟出議題,是能快速獲得群眾關注的有效手法,然而能否平衡故事性,並讓觀者看見其中的角色,則是考驗。畢竟拍攝的是「劇情片」,而非紀錄片或報導影像;在如此基礎之上,若能充分運用畫面敘事能力,調和各技術部門的表現,則能使人在理解議題、被故事打動之餘,獲得額外的美感經驗。 黃曦 2024.11.20 拍電影不是為了要解決什麼──專訪《女兒的女兒》導演黃熙 《女兒的女兒》所面對的是家庭關係而非血緣關係,因為有了家庭的構成,世界上才有了想逃跑、想停留、被迫離開、或被迫留下的個體。黃熙透過創作所欲揭示的,也並非是家庭價值或是血緣宿命,而是一個人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就像他拍電影,也不是為了要解決什麼。 鳴影品 2024.11.19 《我談的那場戀愛》:騙來的浪漫 吳君如在《我談的那場戀愛〉有大量獨角戲,近半篇幅只有手機螢幕陪伴表演。一個人獨居、旅遊,在浴室跌傷哀嚎爬行。初登場,她是冷漠的女強人,但是戀愛激發她的心緒,講起被人關心的羞澀,即將面會情郎的雀躍,得知對方去見前女友的惆悵,甜甜酸酸,活脫一個戀愛中的人都曾經歷過的百轉千迴,吳君如做來都不嫌矯揉造作。 1 ... 27 28 29 30 31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