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Pony 2019.11.01 多元迸發的創作生命力:實驗、聲音及動畫|2019 高雄電影節【短片競賽台灣組】總評 在今年的競賽中產量較高的劇情短片,卻難以找尋到一部令眾人都拍案叫絕的作品,儘管創作者們的不同嘗試值得肯定,但仍然都不夠完整。反而在實驗、紀錄、動畫的類別上,明顯看到台灣電影創作者試圖打破影像框架,也將自身經歷化作敘事枝枒,通過影像的延展,鏡射當代社會的真實現狀。 Pony 2019.10.25 變遷、空間、凝視:2019 高雄電影節【國際短片競賽】推薦觀察 在今年的競賽中可以看見多元的創作力,雖時不時會運用到同一主題和元素,但能因創作者自身的成長背景與關懷的事物不同,誕生出別具風格的影像作品。甚至以地區劃分時,也能在其中觀察哪些地方的影像生命力正蓬勃茁壯?又有什麼相共通的母題?而哪些國家又在今年相對沒那麼令人驚艷。 紅眼 2019.10.24 只有一半的太空夢 太空科幻片的風格轉移,恰恰也是電影之於我父母和我的世代落差。他們所認知的電影,需要為觀眾提供奇景構想,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消費經驗,默認了其虛構、與現實割離,這跟八十年代人們對航天科技的了解,對太空探索的想像如出一轍。但在我成長的年代,蘇聯解體,太空計劃已經不合時宜,失去了為人類提供未來想像的實用價值。 熊一蘋 2019.10.19 電影愛人 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畫面,是我五歲時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在電影最後,男主角不得不親手殺掉女主角,是個毫無轉圜餘地的悲劇場景。說印象深刻只是客氣,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心理創傷。 張硯拓 2019.10.15 《小丑》專題文章整理 這四篇文章,代表釀電影對這場文化現象的參與以及省思,作為邀稿者與編輯,我更是從中得到無盡的收穫。再次分享連結如下,也期待大家訂閱釀電影,才能夠完整收看喔! 波波 2019.10.14 不是你所想的孩子,《小丑》的快樂變奏 瓦昆在塑造亞瑟這角色時,添加了女伶般的陰性神情作為一種催眠,催眠下亞瑟能借用其自信去睥睨這個世界。就像在受邀莫瑞.法蘭克林秀卻被主持人拿來嘲笑,那一刻從主持人角度看向亞瑟的鏡頭,亞瑟四十五度角迴轉過來的側臉與肩、與眼神,都居住著一代風華的傲人氣質。 1 ... 231 232 233 234 235 ...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