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讀者投稿 2021.08.29 《悄悄告訴她》:戀人與朋友 前陣子《消失的情人節》爭議事件延燒時,若干人舉出《悄悄告訴她》進行類比。雖然兩者都在處理「愛到把生命交出去」,也都有侵犯性動作,但前者以浪漫化處理,後者則沒有放掉它的黑暗面與所造成的悲劇。對於愛可能造成的「傷害」,本片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不只告訴我們傷害如何發生,更進一步讓我們審慎思考傷人者處置的問題 黃彥瑄 2021.08.27 我不只看八、九〇年代的復古港片,也愛看校園 YA 片 除了珍愛著這些帶有文藝腔的香港電影,我也愛看劇情狗血的校園喜劇。如果說香港電影帶給我的養分就像是溫潤順口的鴛鴦奶茶,那麼校園喜劇就像是在歡鬧派對裡啜飲的可口可樂,一口一個酣暢淋漓。 讀者投稿 2021.08.26 《策馬入林》:亂世裡,鮮血四散的輪迴 《策馬入林》中,看不見五彩繽紛的特效,看不到豪爽的仰天大笑,只有群盜窮困潦倒的現實,就連劫村也遭遇首領被殺,毫無所獲的窘境。勢力薄弱的群盜,每人都有遙想的寄託,但困於時代,想要脫困,就得往前衝撞,一旦撞碎,便落入慘絕人寰的修羅地獄,無法超生。大亂之世,都如螻蟻,王童讓我們看見江湖的悲哀 Kristin 2021.08.26 永遠不要當一個半吊子──馬修.麥康納 無論是成為一位父親,一位丈夫,或真正為自己而演戲的演員。當年他跟爸爸說要考電影學院時,爸爸只給他一句忠告,「不要當半吊子」;多年以後,他哭著告訴太太不想再接演浪漫喜劇時,也得到同樣一句話,她說,如果決定要改頭換面,就一起堅持到底,「不要當半吊子」。 讀者投稿 2021.08.25 有家可歸,卻不擁有自己──《斯卡羅》賣身即是一場身分交易的開始 排他性不斷被強調的年代裡,無法共融,強勢語言和主流族群的擠壓,逼使蝶妹不得不正視自己那受人苛責的身世。她能夠清楚地認知到:「我是客家人,在洋行上班,講洋人話,大家叫我三文番。」而在話底深處,她真正要弟弟牢記的是:「離開琅嶠,我們什麼都不是。」從她賣身之始,即是一場身份的交易 吳思恩 2021.08.24 沉溺於墜落帶來的心悸:《無法抗拒的他》 回到劉娜比與朴宰彥身上,兩人的互動總是迂迴,這並非一個單純、戀愛零經驗的女人遇上花花公子的故事,而是一個不相信愛情,卻需要陪伴,且無法掌握適當定位的女人,遇上了樂意付出陪伴,但無法接受被關係束縛的男人。兩人的互動讓許多人感到疲倦,甚至覺得劇情太灑狗血,然而他們卻可能是真實存在我們身邊的人。 1 ... 162 163 164 165 166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