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CharMing 2022.01.18 《總編的復仇》:吉田大八的錯視畫與錯誤的選題 《總編的復仇》證明了吉田大八拍不出真正的商業娛樂片,即使是一部高概念電影,最終導演想呈現的「概念」卻凌駕於電影成果。對比同樣以「社會議題」為導向的《羊之木》、《美麗之星》,《總編的復仇》敗就敗在世人會用娛樂片的視角來衡量整部電影的好壞。 楊殿安 2022.01.17 「似是故人來」──《梅艷芳》喚回了我們記憶中的香港女兒 歷史的既視感竟如此強烈!《梅艷芳》中缺席的民主歌聲獻中華、幽微的九七大限焦慮、或者是 2003 年的抗 SARS 戰役,這些都是港人一路走來的歷史歲月,而成為了巨大的電影符碼(存在/不存在皆是)影射著遭遇政治巨變、新冠疫情衝擊的現時香港。梅艷芳一句:「我會待在香港」撫慰了多少現今港人的心靈? 括號君 2022.01.13 發生不幸的時候,如果沒有人笑,不就真的變成不幸了嗎?──《淺草小子》 在《淺草小子》裡,柳樂優彌高明地演出北野武著名的「貶眼」及「扭肩」特徵細節,再加上大泉洋本身那種能搞笑也能演正戲的藝能人氛圍,透過兩人一來一往的師徒情,告訴觀眾何謂「喜劇的品格」:不是讓觀眾覺得自己可笑所以發笑,而是要拿出真本事來,「逗人笑」。 釀電影 2022.01.12 金馬 58|《⽉老》:如萬花筒斑斕的奇幻之愛 但所謂優點與缺點本是一體兩面,當《月老》在開頭得益於形式優勢的同時,其挑戰的點,就是作者是否有能力在故事的中後段補足角色動機與背景,同時還要發展劇情副線,最後將劇情完整收尾。而很可惜,《月老》並沒有完成這個任務。 黃以曦 2022.01.11 釀X高雄市電影館|川端康成文學映画導讀 川端的作品常瀰漫著某種虛無又妖異的氣息,而對於日本傳統文化的鑽研和深度浸淫,又給予其故事盛大的意象,透出難以抗拒的迷離魅力。從改編電影的角度去認識川端作品,相當不同於單從文學的進入,來回地耙梳,能更完整地認識這位文學家及其所處在的時空和精神狀態。 Kristin 2022.01.10 你準備好要拍特寫了嗎?──《麥特與麥斯》 到了《麥特與麥斯》,我們看見一位敏感纖細的年輕創作者,慢慢走向內斂成熟,懂得放之後學著收,輕巧涵蓋一個人成長過程可能經歷到的愛情、親情、友情。麥斯無疑就是多藍,他的憂傷與脆弱緊緊牽動觀者的神經,畫面則為視線的盡頭,極力壓抑的愛從眼神一躍而出,同樣毫無保留,依舊真誠赤裸。 1 ... 160 161 162 163 164 ...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