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陳太陽 2021.07.05 不再過度強調菁英主義的《東大特訓班2》:持續對人生提出質疑,就是自由的模樣 16 年後的我,不能說已經完全理解這個世界,但我能確定的是,菁英、權力、光鮮亮麗與快樂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更多時候,過著平凡的日常生活,往往成了最艱難的事。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態,面對挫折,允許失誤,享受豐碩成果,接受人生會因為自己每一剎那的抉擇,成為專屬於自己的模樣? CharMing 2021.07.01 從《求婚大作戰》到《喜劇開場》,金子茂樹的成長 繼坂元裕二、宮藤官九郎、野木亞紀子之後,日劇迷心中「神編劇」的存在即將再寫上一個名字,那就是──金子茂樹。說來有趣,要不是坂元裕二的《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與金子茂樹的《喜劇開場》同樣在 2021 年的春季日劇播出,過去幾乎沒有人會將他們的名字放在同一水平看待。 讀者投稿 2021.06.30 《窒愛診療室》:一個靈魂的死灰復燃 影片的視角顯然是放在尤赫身上,然而他與三位女性之間的關係,卻是構成影片的主要核心。導演對妻子、艾莉、莫娜三人的出場方式與角色形塑的安排都別具用心,充分利用光影、鏡位、服裝造型和影像上的構圖暗示,間接表達尤赫與她們之間的關係,讓這部不以對白直接表露情感的作品,反而凸顯人物行為的內在動機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1.06.30 身份認同是一種創傷:《吾家有男初長成》、《不具名:自由的代價》、《寍》 成為跨性別者、香港人、唐氏症患者與離群索居的老人,並非他們所願意的,但是不得不如此。佛瑞斯所認為的「被冒犯的世代」,並不是一種世代特徵或是個人的選擇累積而成,而是成為創傷的主體,成為某個少數的、被剝削的族群──成為受害者,是在當今恐怖事件、性暴力、物理病變、價值崩解的世界裡,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 甜寒 2021.06.29 「記得」才是疾病的隱喻:《愛在遺忘蔓延時》 不是也可以語焉不詳地、只要記得最重要的核心,其他細節怎麼變動也好:「見到你那天我很難過。」「為什麼?」「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只記得見到你之後,我就不難過了。」生活中本來就會不斷忘了什麼,假裝忘了什麼,努力記得的不過是,所用的努力、費的心神、澆灌屬於彼此的紐結。 黃彥瑄 2021.06.29 全球資本主義流動與新移民身份認同:《拉馬與拉拉》、《以啟山林》、《遙遠之地》 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流動下,個人身份邊界在不斷改變的同時,也被編織進全球化秩序中。在《拉馬與拉拉》中,我們跟著這一家人重新適應在台的新生活,也彷彿親身經歷新住民被社會邊緣化的困境;《以啟山林》和《遙遠之地》則是講述了一則則緬甸華僑回國打拼的故事,其中也牽涉他們的國族認同以及不斷被傳頌的「中國夢」。 1 ... 160 161 162 163 164 ...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