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群 JC電影補給站 在泰國長大的影評&樂評,時常關注泰國與亞洲電影。金馬影展第二屆亞洲電影觀察團 + 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成員。不小心跑去拍片,成為第61屆金馬獎入圍作品,最佳劇情短片《金魚缸小姐》的外聯製片。 近期文章 一座宛如主題樂園的電影資料館──漫遊泰國電影資料館 詹氏 詹氏,期許自己有一套瞻視電影的方式。行銷企劃人員,不排斥置入性行銷但更陶醉於導演電影置入性人生觀。臉書粉絲專頁「詹氏瞻視電影院」。 近期文章 《破・地獄》:港片去政治化潮流中的社會生死解脫 《睡魔》:神話的變體與「夢」的二元性 經典是能「再發現」與「再延續」──專訪《少年吔,安啦!》原聲帶監製倪重華 趙鐸 「別的文化擁有智者,希臘人呈現給我們的卻是這些『朋友』,而且他們絕非僅僅是二流的智者而已。應當說,希臘人宣布了智者的死亡,並代之以哲學家:智慧之友,即尋找智慧,但尚未正式擁有智慧的人。」德勒茲、瓜達里:《何謂哲學?》 網誌:https://wu3vupx03.wordpress.com/ 近期文章 如何透過「沉浸感」使我們進入並理解到身心疾患者的視角:以「高雄電影節 XR DREAML」三部 VR 作品為例 《都靈之馬》:你要沉醉於救贖敘事,還是暴露於永劫回歸中? 【2023 女性影展】中的影像實踐,與藝術創作中的身體書寫 Mindy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傳播碩士。經營Instagram影評專頁「一種凝視」(@flungspace.cinema)。 近期文章 庸俗裡盡顯絢爛──西恩貝克的《艾諾拉》及其他作品 《非關性愛》:關於如何想像愉悅 《雷普利》:用謀殺締造一世的自由 鄭秉泓 影評人,《台灣電影愛與死》、《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作者,目前任教於東海大學和義守大學。 近期文章 母親的臉與父親的背影:《女兒的女兒》和《春行》 消逝的場域:從《小雁與吳愛麗》、《念念眷村:文學裡的眷村故事》到《鳳姐》 銀河映像的昨日今日明日 宛若翩翩君子 從事文字工作多年,愛看電影、愛追劇、愛看書。這世界很複雜,希望生活簡單點。個人信箱:tsairuochun@gmail.com 近期文章 【2024 新北市紀錄片獎】:《夢想全壘打》、《共生流浪》、《只是想結婚》──社會邊緣人的代言者 《漂亮朋友》:你要的自由,真的是我要的嗎? 《關於我弟與他媽媽》:一代傳一代的創傷世襲 1 ... 5 6 7 8 9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