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寒 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社會學碩士。文字工作者。 常用的標籤 #奧本海默 #影評 #諾蘭 #釀影評 #釀電影 2019.04.03 殘酷羅曼史:《一樹梨花壓海棠》與《巴黎最後的探戈》 老男人對女孩來說,總有一天是過去式,小女孩對男人來講,卻一直都是未來式。觀眾冷眼看著這項不成謎題的單純減法,看著男人明知故犯,他押上了籌碼,以為可以跟進,出手時的欲望,翻牌卻成了愛。他為了她打造的密室,鎖住的只有自己。這份天真的諷刺因為在於男人而非女孩,在於成熟老練而非青澀懵懂,所以更為殘酷。 2018.12.20 《羅馬》:水面之上,泡沫之下 Cleo是追憶的對象,不是追憶的主體,這個視角支點也不屬於其他人,而可能是佩佩抱歉又好笑地站在未來看向過去的蟲洞。她不是家人,是這個家的倒影,她和這家人的生命故事對映著,作為「非家人」讓導演折射出自己的家,這份曲折的確是《羅馬》最美的嘗試,去留下時間流過的一些痕跡,去捏塑容器盛裝生命流過的一些樣貌。 2018.12.01 《傑克蓋的房子》:我如何學會停止厭惡並同情自戀者 拉斯.馮.提爾對他之前電影裡的角色是多麼惡劣,也就對觀眾多麼惡劣。影像上花言巧語地去製造聳動但可議的對立命題,去騙取觀眾的信任和恐懼,而進一步嘲弄了所有人卻迴避了他自己。他是他世界的例外,也是他所批判的世界的例外。但到了傑克,這形式和內容本身的無力,顯得太過溫和,而有點好笑起來。 2018.11.04 血肉之花裡長出的刀:塚本晉也揮出一《斬、》 自開場,晃動的火光,晃動的鏡頭,已十分狂亂眩暈,強烈挑戰觀眾的前庭功能。而這部電影正是想要推到一種極限的狀態 ——失能的狀態,一是身體的,頭腦發熱、力不從心,二是關係的,無法溝通,無法獲得更多資訊,也無法清楚表達。在這個情況下,你卻必須向人舉起刀;你甚至,變成了一把刀。 2018.10.03 《阿飛正傳》與二十八年夢 每個平行時空的下午,相似又不同的夜晚,既視感像老唱片跳針,在時間推移中拉出一個個畫格,仔細對照,他和她不是她和他,舞伴換過舞伴,每次離別和相聚。但又可能,故事既然是故去的事,會像旭仔之後說的另一個版本:無腳鳥「一開始便已經死了。」電影是一個更大的,未生未死的夢。 1 ...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