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郁書 倫敦政經學院國際政治碩士。曾獲時報文學散文首獎,平時寫些喜愛的電影、書和展覽。FB粉絲專頁:藝文日常|黃郁書。 常用的標籤 #netflix #影評 #釀影評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21.01.19 《女人碎片》:私密的「婚姻故事」,承擔自由的心碎與勇氣 《女人碎片》在去年的威尼斯影展上頗受矚目,主角凡妮莎.柯比更以本片榮登影后,那時我只知道,這是一位母親剛生下便失去嬰孩的心碎故事。如今看完,發覺這其實也是另一部相愛卻衝突矛盾無解的「婚姻故事」,但同時,又遠遠不僅如此。它極其私密,卻又映照出廣泛的性別、社會面向,餘韻深刻悠長,直登我的年度最愛電影名單 2020.12.29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在民主與獨裁的二元對立之外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呈現菲律賓的政治世家,從獨裁、貪腐、戒嚴、乃至社會運動和民主化進程,最後敲響了民主選舉中獨裁勢力返還的警鐘,台灣觀眾很容易找到共鳴,將台灣歷史投射進電影敘事。可是,當我開始好奇並閱讀更多菲律賓的殖民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卻愈發看見兩者的不同,難以簡單類比。 2020.11.12 《新世紀福爾摩斯》:聰明是這時代的性感 當 19 世紀的名偵探來到 21 世紀,班奈狄克・康柏拜區將這位現代福爾摩斯的古怪、天才和無情詮釋得淋漓盡致,幾乎改寫了全世界大小螢幕對性感男人的定義。就像與夏洛克交手的「那個女人」艾琳・艾德勒,赤裸著姣好身材對他說的:「聰明是新的性感。」 2020.09.23 桃影 2020|《女性日常》:為什麼我們總對性騷擾「習以為常」?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2020.08.13 從《記憶拼圖》到《全面啟動》:顛倒真實、虛假與諾蘭的十年蛻變 撥開《全面啟動》層層疊疊的夢中夢,擺正《記憶拼圖》順序交錯的雙線,它們都有著簡潔相似的骨幹:男主角對愛妻的逝世充滿悔恨愧疚,活在虛實混亂的狀態中。兩部電影絕大部分的時間裡,男主角都在自己或身邊親近之人所建構出的假象、記憶或夢境裡行動、傷痛、執著,大概因此,讓人感覺夢與記憶並不比現實更虛假,甚至更⋯⋯ 2020.07.09 《淑女鳥》:曾經接近過愛,讓我們繼續相信 【衝出青春的煩惱】專題|當初花了那麼多力氣編織想像未來要去到哪裡、成為什麼樣的人,倒是不怎麼在意生活會過成怎樣。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許下的願望愈來愈踏實平凡,漸漸地,只想盡量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卻不太有信心自己能成為多麼與眾不同的人了。 2020.06.21 北影 2020|當你無處可去──專訪《敬!咆哮二十》導演羅斯兄弟 「我們發現被遺落在剪接室地板上的那些片段,通常訴說著沒有被實現的渴望,以及還沒成熟的想法。」一間酒吧永久關上了門,可是身處都市邊緣的人們,他們連篇的醉夢絮語,濃得化不開的孤獨、失意與慾望,都還在大地上遊蕩,而這或許,也將成為導演往後作品的靈感。 2020.06.09 奇士勞斯基「藍白紅三部曲」:不自由平等,卻博愛溫柔 《藍色》並不自由,《白色》也不平等,唯獨《紅色》的博愛真實而溫柔,奇士勞斯基打從心底相信的,就是博愛了吧。這也深刻呼應了他電影中反覆出現的,陌生人之間不知所以然的連結與牽動,命運或偶然或必然,身在其中,唯有以善意慷慨接納。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