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搜尋

登入

訂閱方案

×
  • Follow Us On

  • TOP

搜尋結果

共有 51 筆,關於 蔡明亮 的結果

文章

標籤

Profile photo ofparadisocinema@gmail.com

鄭秉泓

2024.12.05

母親的臉與父親的背影:《女兒的女兒》和《春行》

《春行》步調奇慢,它的對話極少,但是帶著一種奠基於真實生活的日常感和生命力,它不像多數臺灣電影常常把一切解決不了的情境、狀態通通歸諸溫情主義,以煽情的涕淚來覆蓋觀眾的想法,觀看《春行》就像在欣賞一件藝術品,近看、遠看,有些地方看不清楚,有些地方即使聚精會神仍覺模稜。

Profile photo ofhuangsunny0606

黃曦

2024.11.20

拍電影不是為了要解決什麼──專訪《女兒的女兒》導演黃熙

《女兒的女兒》所面對的是家庭關係而非血緣關係,因為有了家庭的構成,世界上才有了想逃跑、想停留、被迫離開、或被迫留下的個體。黃熙透過創作所欲揭示的,也並非是家庭價值或是血緣宿命,而是一個人是如何走到現在的——就像他拍電影,也不是為了要解決什麼。

Profile photo ofkishaneaton@gmail.com

文字裡的貓

2024.10.14

【​第 11 屆 TIQFF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台灣酷兒短片競賽入圍作品:錯身而過,對話游離的正發生

多元成家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與形式,在同婚法案通過後,現代社會正在重新賦予「家庭」二字新的意義。無論在這些同志影像中所提出的話語是曖昧或狂放,憂鬱或抵抗,都是試著將 LGBTQ+ 族群的故事從被主流異性戀歷史給邊緣化的支流中一一找回,並重新放置在平等的位置,同樣學習面對婚姻、家庭的生命課題與對話交流。

Profile photo ofmenghan16@gmail.com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4.10.10

平衡直覺與現實,在限制中找到自由──專訪《小雁與吳愛麗》導演林書宇

走過《小雁與吳愛麗》這趟深深鑽入家暴受害者心理的旅程,林書宇表示最大的收獲就是體認到:每個受害者面對加害者的情感都不一樣,並且很多矛盾的狀態是沒經歷過類似創傷、單純身為一個創作者的他,完全意想不到的。

Profile photo ofyenc2006@gmail.com

張硯拓

2024.10.01

長大才理解,放不下的恨裡頭也有愛──《小雁與吳愛麗》楊貴媚 vs 夏于喬對談

編按:在新片《小雁與吳愛麗​​》扮演母女的楊貴媚與夏于喬,戲裡糾結著傷痛記憶,戲外則是感情超好的前輩晚輩。《釀電影》本次邀請到兩人受訪,不只聊各自戲裡戲外的生命經驗,也請她們準備對彼此好奇的提問,期待擦出火花!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4.03.28

「製片的務實,是對電影的極致浪漫。」──專訪資深監製葉如芬

「做電影就是一種堅持吧。每部片其實都有自己的難關,就是因為每一部電影都是新的生命,我反而會覺得因為無法預期,所以在製作每部電影的時候,我都視為挑戰,去面對它就對了。」

Profile photo offilmaholictw@gmail.com

釀電影

2024.01.17

「當一個好影迷其實意味著更多幸福的可能。」──專訪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資深影評人聞天祥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Profile photo ofhuangsunny0606

黃曦

2023.10.25

在台灣看法國電影正發生──專訪法國在台協會處長 Cécile、影視專員 Nicolas

在來台灣之前,Cécile 在法國所接觸到的工作多半是和表演藝術相關,例如劇場、舞蹈,Nicolas 則是做沈浸式視覺藝術。而選擇來台,最重要的原因是──台灣作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婚姻平權法案的國家,他們希望自己能在一個和法國擁有共同理念的國家工作。

  • 1
  • 2
  • 3
  • 4
  • ...
  • 7

蔡明亮

  • 關於釀電影
  • 讀者服務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作者群
  • 歡迎投稿
釀電影

Follow Us On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email

Copyright © 2025

有內容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