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曦 2023.12.05 破碎之心與家庭群像:淺讀齊勒劇作「家庭三部曲」 看過電影再讀腳本,聲音就活了起來。這是劇場和電影交融之後所帶給讀者的,而齊勒在三部著作中不斷探問的,關於母親的空巢、父親的失智、兒子的憂鬱,所希望帶給讀者的和坂本龍一相仿──在尖銳的對話背後,為的是擁有更多的理解。 楊 鷺 2023.12.01 《七月返歸》:第一天,新世界 故事巧妙地運用倒敘的方式,在榮仔回到香港的第一天,以「第七天」的字卡為始,隨著故事進行倒數回到「第一天」。香港自九七回歸到 2021 年的反送中運動,七月總有大事發生,未曾平靜,而用鬼片論及七月的香港,欲影射的社會現況便不言而喻。 劉芷妤 2023.11.29 影視聽中心【逃離電影】影展之《倚夜維生》:逃離與追尋前,請務必確認方向 愛情這個題材比起電影本身,歷史更為悠長久遠得多,即使是在 1948 年,那也已經是個被反覆說得薄如蟬翼的主題了。而尼可拉斯・雷依然選擇它作為第一部作品的題材,讓電影中的逃亡與愛情互為彼此的阻礙,卻也同時讓兩者因為碰撞而綻出火花。 黃曦 2023.11.28 【編輯室報吿】金馬 60 總觀:電影作為關照世界的方式 拍下這些生命的電影工作者們,不斷地靠近世界上層層相疊的石頭山,將橫亙在你我之間,屬於家國、歷史、生命、個人的傷痕加以記錄,為的也並不只是記憶,而是揭開一些不該被無視的瘡疤,打開一道生命的縫隙,將一剎的真實永遠保存,望有一日,苦痛能真的成為過去。 陳穎 2023.11.28 《填詞撚》的「撚」國語怎麼唸? 《填詞撚》是一次亮眼而清新的嘗試,關於如何在台灣進行粵語保育、如何向台灣翻譯香港,以及港人本已複雜,但在他鄉更形矛盾的身分認同可以成就什麼樣的創作,變化出什麼樣的可能性。重點並不在於確認「撚」字的國語讀音,而在於粵語的「撚」原來也可以是國語的「人」──當這個「人」是以帶有廣東腔的國語讀出時。 黃曦 2023.11.27 「拍電影」這件事像爬一座山──專訪攝影師余靜萍 電影能將一切對錯都視為無物,就像一張沒有路線規劃、不必按圖索驥的地圖。就連「拍電影」這件事也沒有標準答案:攝影機沒有一定的機位、下燈沒有一定的角度,這是一份感性總是大過於理性的工作。但攝影師的身份要兼具想像與技術,這對余靜萍來說不無痛苦,卻也讓她有更多空間可以毫無限制地創作。 1 ... 72 73 74 75 76 ...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