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曦 2023.12.23 《青春(春)》:生命的寂滅之理 這是他們不會更好的命運,也是天下人無法超脫的苦。它看似虛無,所以你的、我的、他的本真相似──真正的歸,便是不刻意拆解,只回到太初。 那一顆過曝的鏡頭並不好看,但是很美。是王兵穿越了階級,看普天下人都擁有的困惑──所以他的影像才是真正將眾生視作平等的慈悲,才是在靈光消逝的現在,再次出現的生之動力。 黃曦 2023.12.21 不能化身影中人,也要有生活防護罩──芳療講師、選片人、影評人的生活氣味 你是否,也需要偶爾暫別生活、逃進記憶裡,或是走進漆黑的電影院,才敢把自己寄情於影中,好好地哭?電影存在於世,為的是什麼?將記憶與生活凝練成氣味,為的又是什麼?轉開鑰匙前就能聞到的飯菜香,戀人身上安定的氣息,風吹過髮梢而出的芳香──氣味代表著親密,你得要夠靠近一個人,才會聞到他的味道。 趙振江 2023.12.19 《黑衣人》:召喚亡靈──五個黑衣人復仇 王兵提到「作為一個獨立思考的藝術家,你可能要在這些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的衝突中,在對你創作自由的限制中,去尋找你自己。」 在此意義上,王兵也是一個黑衣人,向被遮蔽的歷史開刀,把攝像機作為武器,射向歷史的黑暗處。他們一起在巴黎的古老劇場,召集亡靈,向歷史復仇,也向未來開刀。 陳栢青 2023.12.15 偉大粉紅電影的誕生與消亡──凝視《花腐》的凝視 荒井晴彥以粉紅電影編劇出道,他拍的《花腐》一開場就是連環葬禮,既是片中女演員祥子和導演桑山的,也是在替整個粉紅電影服喪。黑白色調的電影裡,雪因此下得更白,喪服穿得更黑。粉紅電影和此刻我們的性一起日暮西山。 黃曦 2023.12.14 把槍舉起來,然後放下期待──專訪《愛是一把槍》導演李鴻其 蕃薯的逃跑也只是一種選擇,所以他在最後笑了。他穿回不合身的西裝,鞠躬,點菸,開槍,笑得很小、很少,然後離開。對李鴻其來說,至少蕃薯在最後一刻是自由的。 電影拍完之後,有人告訴李鴻其「你成功了」、「你失敗了」,但無論結果是如何被定義,他想做的就只是擁有選擇的選擇,並且放下期待。 釀電影 2023.12.13 黑暗的滑稽性──專訪《餓之必要》導演潔西卡・賀斯樂 《餓之必要》的一大靈感來自德國童話《花衣魔笛手》,跟著笛手離開的孩子最終都將死去, 除了一位那天生病、無法加入隊伍的孩童。除了《花衣魔笛手》,潔西卡也受俄羅斯童話不同於歐洲童話的道德觀啟發。將童話視作創作的基底,讓導演能以更遠觀的方式創造普遍性:淡化角色的心理和社會細節,讓他們成為原型而非個體。 1 ... 64 65 66 67 68 ... 307